少子化衝擊,117學年度高中職畢業生將只剩下15萬多名,估計恐怕私立學校會受到強烈衝擊,只剩下5、6所存活。不少學校紛紛把救命稻草看向境外生,陸生因為語言相通,準備起來難度較低,但受兩岸關係影響,陸生來台人數直落,預估今年還會再創新低。
實踐大學德國籍學生Philip:「一開始我來旅行,我真的很喜歡台灣,所以我來度假打工,在那之後我想留長一點時間,我決定來這裡念書。」
真的是愛台灣,Philip拿了獎學金來台灣念大學。
實踐大學教務長歐陽慧剛:「如同一個很大的池塘裡面,已經魚都不夠的時候,未來我們再怎麼努力撈的話,也是沒有辦法得到我們想要的魚,這時候當然往境外招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向。」
20多年來,面對少子化一直缺乏有效因應,還廣設大學,如今大學在學人數100萬出頭,教育部預估120學年度,一年級新生人數18.9萬,比起104學年度減幅有3成。
政府與不少學校把焦點轉往國際,近7年來境外生總數的確創新高,2017年來到11萬7千9百多人,不過在2015年前增幅都超過15%,2016年暴跌到4.97%,2017年再創新低,只有0.93%。
國政基金會研究員盧宸緯:「新南向國家來說,過去每年成長率大概只有13%,但是去年2017年增加到了17%。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畢竟政策才剛上路,這樣的成效究竟是曇花一現,還是可以持續下去穩定成長。」
主因就是陸生的人數下降,2017年減少6677人,而新南向各國學生來台上升5681人,但還不足以彌補差距。
銘傳大學國際副校長劉國偉:「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那萬一這籃子破掉了怎麼辦?當然大陸市場很重要,我們陸生也是全國最多的,但是我們也同時重視其他國家。」
來到銘傳大學境外學生一共約有4700人,其中約半數是學位生。
銘傳大學宏都拉斯籍學生朱吉安:「我覺得最大最重要好處是,在台灣我可以練習我的中文、還有英文。」
營造特色課程,成為吸引學生主力,全英課程也不光是把中文教學直接翻譯,一切都必須考慮學生需求。
銘傳大學國際副校長劉國偉:「不管是國內學生跟國外學生,還有他們的家長,他來到銘傳大學能夠學到什麼他要的東西,我覺得這才是重點,少子化只是會讓沒有特色的學校慢慢的淡去。」
國政基金會研究員盧宸緯:「其實過去會有一個現象,各個大學在境外招生的時候,大家會灑重金或者是砍學費這種,會有一點變成惡性循環。政府是不是可以有一個區域智庫的策略聯盟。」
實踐大學教務長歐陽慧剛:「包括國立大學也應該整個整體來思考,在供需之間能夠取得一個很好的市場平衡,因為畢竟到最後大學的文憑出來是必須要能夠被期望的。」
除了向外求,國內也還有成人教育、銀髮族的終身學習可以發展。面對少子化大學存亡之際,誰能發展獨到特色,靈活做應對,誰才能長久生存下去。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