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2011年經歷過塑化劑風暴,雖然市面上使用的產品似乎變少了,但威脅依舊無所不在。根據最新一項美國研究發現,外食族體內的塑化劑濃度,比在家用餐的人高出35%。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因為餐廳使用的容器、廚房人員帶的塑膠手套、甚至食品加工設備,都可能是塑化劑來源。
也有許多顧客會自行攜帶玻璃容器或不鏽鋼便當,因為外食對健康的影響無所不在,英國衛報報導,美國2005年到2014年間,針對1萬235位民眾進行研究,發現外食族體內的塑化劑比前一天在家用餐的人高出35%,經常在速食店用餐的青少年,體內塑化劑又比常在家吃飯的高出55%。研究人員懷疑,食物容器、處理食物的手套、餐廳內的食品加工設備都可能溶出塑化劑,對健康造成隱憂。
大阪燒業者劉小姐:「我們會發現客人其實有觀念,可是迫於無奈,因為你是外食所以別人給你什麼你就只好用,如果能夠像這樣自己拿來的,我們基本上是很鼓勵的。」
在家吃東西盡量用不鏽鋼碗和木頭餐具,家長張小姐坦言,一個禮拜難免有幾天必須外食,為了小孩健康,除了留意用品材質外平時也只能讓小孩勤洗手,希望稍稍降低風險。
家長張小姐:「很難防欸,小朋友踩著地墊有時候在地上滾,就是直接接觸到那個塑膠地墊,可是不可能說他每走一次、每滾一次就去洗手、洗腳,還有像玩具這種。」
不只外食有害健康,現在連挑鞋也得睜大眼,經濟部標檢局近期抽驗市面童鞋,20件樣品中就有2件塑化劑含量超出國家標準限量值0.1%,分別高達0.77%和20.33%。
經濟部標檢局第二組科長楊禮源:「像我們今年度就會針對塑膠娃娃或是指尖陀螺,另外有時候我們會針對橡皮擦,如果業者沒有辦法配合下架的話,依照消保法第58條,會處以6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的罰鍰。」
塑化劑危害不容小覷,衛福部台北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王怡人,在塑化劑風暴前後追蹤400多位兒童,發現2歲幼童尿中塑化劑濃度高於產婦和5歲幼童,研究後發現這些案例共通點是沒有習慣飯前洗手,常使用具有香味的產品,也常吃塑膠包裝的微波食物。另外王怡人研究也發現,有表皮障避基因缺損的兒童就像磚牆剝落,容易讓塑化劑穿透皮膚,不僅容易罹患異位性皮膚炎,使用錯誤產品還可能加重病情。
衛福部台北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王怡人:「異位性皮膚炎的病人他們表皮都很乾燥,常常需要抹乳液,假如說乳液又含有塑化劑或香精的話,會愈擦愈厲害反而適得其反,所以建議盡量要擦沒有含香精、比較天然的乳液。」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