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史帝夫麥柯里個展 阿富汗女孩在台北

記者 凃鴻恩 / 攝影 顏睿陞 柯勝雄 報導
發佈時間:2018/03/23 21:32
最後更新時間:2018/03/23 21:32

1985年國家地理雜誌封面《阿富汗女孩》出版後轟動全球,難民營中的阿富汗少女,深綠色、徬徨驚懼的眼神深深擄獲人心。這位大名鼎鼎的攝影師史帝夫‧麥柯里日前受邀來台辦個展。


 

美國攝影家史帝夫‧麥柯里說,1984年的那個早晨,當他走進巴基斯坦的學校,第一眼就看到一雙不可思議的眼睛,她的眼神很美也令人難以忘懷,眼神直視且非常具穿透力。1950年出生於美國費城的史帝夫‧麥柯里受邀在台北市當代藝術館展出《晃影》個展,130件作品中《阿富汗女孩》最知名,1985年登上了「國家地理雜誌」封面也為他拿下世界新聞攝影獎。

史帝夫的鏡頭有新聞人的犀利但佈局精美如芭蕾舞者,戰地下的臉龐或坦克大砲上的小孩堆成串兒,亦或是災民心滿意足在水裡救下縫紉機,各個都觸動人心。《晃影》策展人陳昌仁表示,他自己是以一個攝影師去拍一個攝影師的方式,彼此惺惺相惜,一個美國攝影師拍一個孟買街頭的攝影師,以這麼簡陋的設備去拍,但他對於拍出來的人像非常得意、非常驕傲,他也覺得並不會輸給史帝夫。

史帝夫捕捉時光凝結的當下不刻意悲傷或渲染,反而在貧窮絕望中流露出對生存的希望,隱藏著生命的美好,史帝夫‧麥柯里也說,好的相片是有情感的內涵,人們從中可看見群像中的人性。史帝夫‧麥柯里喜歡拍庶民生活勝於山川名勝,他來台灣帶著相機拍人,史帝夫和老友柯錫杰碰面看了讓人覺得惺惺相惜。
 

即使數位攝影衝擊傳統攝影的生態,但永恆不變的是人性仍需追求美善,即便是商業攝影中,肯亞馬賽族戰舞和模特兒一起出現,人物騰空卻帶有音樂性。至於史帝夫這張拍攝的當下,非洲沙塵暴即將來襲,這群婦女無處可逃所以圍起圈圈求生存,史帝夫共拍了24張但只選出1張,其它23張小圖也貼在展場。陳昌仁也說,其它23張構圖不太有往前延伸的感覺,有的橫向、有的直向有的不夠完整。



1999年史帝夫回到阿富汗和當年12歲少女見面,她已經為人母並且和經典照片合照。史帝夫‧麥柯里表示,他們談她小孩還有他們是怎麼幫助他們,看是否可以協助她小孩接受教育,而過去這些年來她才了解這張相片有多麼聞名。陳昌仁認為,在台灣,攝影是否被認同為藝術品都還有爭議,但透過史帝夫‧麥柯里的作品可以重新省視這個問題。

史帝夫‧麥柯里也說,攝影可以很詩意,充滿韻律感與和諧性並且道出深邃的普世真相,陳昌仁則說,台灣還在掙扎攝影是不是藝術這件事情,史帝夫因為多年累積的信譽使得他可以用1%的時間去拍商業作品。



觀賞者在史帝夫‧麥柯里作品中,可以看到攝影表象之外的內在並且感受到攝影所傳遞的情感,足以跨越國界,憾動全世界。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文創起飛接軌國際

#藝文潮#史帝夫‧麥柯里#阿富汗女孩#晃影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2263

0.0852

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