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改善空氣品質,政府從1995年開始徵收空汙費,用來補貼老舊汽機車淘汰等工作,不過對許多民眾來說,空氣改善的狀況並不明顯,也因此空汙基金被戲稱為廠商「贖罪券」。為了讓民眾更有感,環保署提出新版空汙費徵收辦法,也就是排放PM2.5、戴奧辛的廠商也必須納入,不過現在台電因為可能增加成本,打算有條件調漲電價,是否將引發新一波通膨效應,有待觀察。
天氣明顯變涼,台灣入秋後,23日首度迎來第一波境外汙染物,西半部幾乎一片霧茫茫,桃園觀音地區空氣品質監測指標AQI,甚至達到152,代表所有族群不宜外出的紅色警戒。跟著桃園市環保局人員按圖索驥,觀音工業區裡,總共有100個像這樣的空氣品質監測盒,正24小時監控PM2.5,和其他汙染物是否有異常排放。
桃園市環保局空保科技士楊承勛:「我們會去分析出整個工業區裡面,就是它的熱區的部分,比較常有這個高值升起來的地方,那我們會根據它這個時段,會選定特定的時間去做稽查。」
架高3米以上,有的放在電線杆、有的藏在樹叢間,打開空氣品質監測盒,除了避雷器、充電電源,最重要的就是PM2.5,一氧化碳、臭氧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偵測器,近半年來空氣品質監測盒,也的確小兵立大功。
桃園市環保局副局長劉建中:「搭配我們稽查人員去現場稽查,那總共有查獲6家違規,那這6家違規分別依照空汙法來做處罰,那其中罰鍰總共金額是61萬,我們現在除了在觀音工業區,會持續做監測以外,另外我們會擴大到比如說像是龍潭,那或者未來不排除其他的地方,來設置相關的空品盒子。」
每當東北季風吹起,民眾不僅得呼吸對岸飄來的霧霾,更高的比例其實是台灣製造的境內汙染物,為了防制空汙,政府從1995年開徵空汙費,22年來累計空汙基金約700多億,平均一年收入約70億,現在環保署想加大力道,最快明年4月將擴大徵收項目,8千多家企業包括台電、台泥、中鋼,都可能受到影響。
立委李彥秀:「每一年同樣是開徵空汙費,對台電其實只是拿人民的右手轉左手,因為接下來台電的成本可能會增加,馬上它成本的轉嫁上,是直接到我們人民的每一度用電上的需求,除此之外可能產生各行業的物價的通膨。」
環保署徵收項目再擴大,包括懸浮微粒、細懸浮微粒、戴奧辛、鉛以及鎘等重金屬都在徵收範圍,預估空汙基金每年將多出12億進帳,面對外界質疑空氣品質不見轉好,到底錢用在哪環保署有話要說。
環保署空保處長蔡鴻德:「老舊的車輛大貨車在冒煙的這種,這些佔比是最高的,這一次是希望用3年時間把它淘汰掉,換掉的話一台是補貼它20萬,總共8萬部就160億啊!所以現在可能空汙基金錢都還不夠用。」
環保署拿出數據,表示近11年來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減少了43%,懸浮微粒、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改善比例也大約3成,未來國內6千座鍋爐、7萬多家餐飲業也會納入列管。
環保署空保處長蔡鴻德:「其他的固定汙染源也是一樣,他們要去負擔一些汙染改善的費用,那個是它應該是他們要去負擔的成本,那個就不是由空汙基金來補貼,空汙基金可以補貼去做一些研發,可以去做一些現在處理設備,可以到達什麼樣的東西,有沒有比較好的設備。」
從數字來看空氣品質逐漸好轉,不過跟民眾感受有落差,如何讓人更有感,政府防制手段還得加快腳步。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