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高壓逼退低壓」 聖嬰後一年秋颱恐增

記者 華舜嘉 / 攝影 何佳陽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6/06/23 20:04
最後更新時間:2016/06/29 09:35

明明已經6月,台北卻還是動不動飆上37度,根據氣象局資料,今年6月到23日為止,已經有7天超過37度,相較過去118年,全部加起來也才9天,其實最主要因素就是高壓勢力強壟罩台灣,但卻也因此佔去了低壓帶位置,導致不安定因素減少,今年颱風相對晚,氣象局與專家指出,今年屬於聖嬰後一年,如果以過去類似年分的侵台颱風數量來看,7月才會出現颱風,但卻也可能讓颱風通通擠到秋天了。

醫院大門口停著救護車,這種畫面近來不斷上演,因為天氣熱,掛急診病號的人也多了,以台安醫院來說,急診部平時大多是1位主治醫師搭配4名護理師,但為了因應集體中暑狀況,將增加為2名主治醫師,與5位護理師因應。

台安醫院心臟功能檢查室主任林謂文:「天氣如果非常熱的情況下,的確還是有心肌梗塞的患者,求診人數增加的趨勢,大部分的血液循環都集中在我們體表的地方,反而像是一些心臟或腦部的循環。」

真的沒聽錯心肌梗塞不是冬天專利,關鍵都來自於溫差大,如果天冷會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但如果是大熱天突然衝進冷氣房,溫度驟降,體表血管擴張,導致內臟血液循環差也可能出現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求診的患者,今年6月也特別多。

台安醫院心臟功能檢查室主任林謂文:「以往來講我們可以發現說,如果突然天氣變熱,大概都在7、8月的時候,(但今年6月)大概增加1到2成,心肌梗塞患者是有的。」

記者華舜嘉:「心肌梗塞不是只有發生在冬天,在夏天也有機會,但要如何避免一下子溫差過大呢?最好的方式是走出冷氣房的時候,記得像打傘擋擋點陽光,避免一下子接觸到室外的高溫。」

撐傘、帽子隨手遮一下太陽都好,為了自保,人人都不能忽略,而政府單位衛福部也動起來;熱傷害求診人數,6月1日這天衝破了30人,其實這是衛福部的監控網站,隨時掌握健保資料,搭配氣象預報溫度,啟動預警方案,只要預報溫度達31到37度,就將啟動黃色警戒,大於等於38度則是橘色警戒,如果持續3天以上就是紅色警戒,而衛福部就在6月1日這天首次啟動橘色警戒。

衛福部發言人王哲超:「對於未來一週的氣候,跟過去一段時間的就醫人次數的變化,我們都做為(預警)行動的依據。」

橘色警戒啟動,提供的服務包括針對弱勢提供避暑物品,例如電扇、防曬乳、帽子、飲水等等,同時加強街頭訪視,提供街友預防中暑方式與物資,最後針對長照個案也會撥出時間訪視或電話關懷,從民間到政府單位動起來,因為全台發燙,根據氣象局台北站6月溫度資料,1897到2015年這段時間,超過37度的天數,118年來才9天,但今年從6月1日到23日就已經出現7天了,逼近過去118年來總合。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太平洋高壓特別的強,太平洋高壓為什麼這麼強?背後的原因 一個當然是,超級聖嬰後一年的影響,熱帶地方東風偏強,(另外)他本身跟聖嬰不相關的背景,也都有偏強的趨勢。」

文大大氣系主任曾鴻陽:「有可能跟我們的海溫在這段時間,比較偏低,他會非常有利於這種高壓的發展,雖然已經有轉成反聖嬰的跡象,但是海洋裡面的這個(溫度)現象,都會比大氣稍微落後。」

太陽毒辣辣,高壓拖不了關係,過去氣候年平均值來看,高壓在6月份已經稍微東退了,但今年高壓仍持續壟罩,直接影響溫度飆不停,但同時也間接影響颱風生成,因為高壓佔去了低壓位置,少了不安定環境擾動,導致6月仍舊「零」颱風。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強聖嬰的後一年或反聖嬰的發展年,基本上颱風生成的時間會偏晚,然後生成位置會比較靠近菲律賓這一邊。」

位置靠近菲律賓並非好事,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影響台灣,但更要擔心的還在後頭,今年屬於聖嬰後一年,我們拿過去類似年分,侵台颱風數量與30年氣候年平均值相比,可以發現6、7、8月颱風數量都偏少,而這些月份屬於夏季,但到了9月、10月,秋天數量卻增加了,由此可推今年恐怕秋颱機率高,除了本身威力外加上北風加持,恐怕現在的艷陽高照,不是個好消息。

圖/TVBS

#聖嬰現象#炎熱#心肌梗塞#秋颱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58

0.0423

0.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