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愈來愈習慣西方紅肉飲食,例如牛排、羊排等。世界衛生組織把牛、豬、羊等紅肉列為2A級致癌物,跟農藥年年春還有在加工澱粉類食品裡面含有的丙烯醯胺等同等級。因為紅肉中含有「左旋苯丙胺酸」及「肌胺酸」,經過高溫油炸或是燒烤後,只要超過150度,就會產生致癌物質「異環胺」,不僅會導致大腸癌,還會罹患乳癌,營養師建議最好使用蒸煮的方式烹調牛肉,使用肉絲或肉片減少烹調時間,避免增加罹癌的風險。
店員vs.客人:「你要大的還是小的?小的。」
店員仔細介紹產品 ,消費者只要選好部位,不管要切塊或做成絞肉都能馬上處理。
專業肉舖負責人陳憲宥 :「里肌油脂3比7,是大家最可以接受的範圍,如果要拜拜的話還是要做蒜泥白肉,他們就會選五花肉。」
處理肉品過程透明,店內寬敞又乾淨,這裡是專賣豬肉的肉舖,感覺起來就是和一般傳統肉攤不太一樣,現代人講求健康,不但要吃的巧更是要求食材的品質,於是這種肉類專門店開始崛起。
專業肉舖負責人陳憲宥 :「自家與牧場契作的豬,我們是全程包括連屠宰分切到販售,都不經過別人手然後自己販售,相對在藥物的管理跟瘦肉精的管理都有辦法控制到。」
還有專賣高級牛肉的肉舖,店裡面擺滿的prime等級的牛排,光看油花就令人食指大動。
專業肉舖經理蘇嘉勇 :「一些低脂的像是紐澳來自於草飼的肉品,它的油脂就會比較少,草飼的國家所生產出來的天然的食品都是非常適合的。」
選部位選產地和飼養方式,種種因素都會影響吃起來的口感和油脂量,而有好的食材更需要對的料理方式才能吃得健康。
店員:「先幫你送上餐點。」
雪花牛肉片直接放進蔬菜鍋裡涮,比其他煎煮炒炸的烹調方式,不但能吃到食材原味也更健康。
國泰醫院營養師張斯蘭:「我們建議民眾紅肉的烹調的話,盡量用水煮不要燉煮太久,譬如說肉的部分我們可以用肉片來處理。」
營養師最不建議的烹調方式就是用高溫或長時間料理,像是烤肉或牛排都是需要高溫烹調,世界衛生組織把牛、豬、羊等紅肉列為2A級致癌物,相當於跟農藥年年春,或者是出現在高溫的加工澱粉類食品,像是薯片、薯條或只是油條裡面的丙烯醯胺等同等級,因為牛肉和羊肉中,左旋本基丙胺酸和肌胺酸這兩種胺基酸含量比其他肉品高,一旦烹調時超過攝氏150度,只要2分鐘就會產生致癌物質。
北醫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鴻瑋:「它的一個產生化學物質「異環胺」就會變得多,異環胺就是致癌的一個物質,它就是會讓我們產生大腸直腸癌的風險增加。」
不過紅肉裡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以及鐵質和其他的營養素,所以醫生常常會告訴術後的病人或者是孕婦,可以攝取紅肉補充營養。
民眾:「懷孕3個月之後就有吃一些魚肉代替牛肉、魚肉,裡面就是有一些DHA Omega-3。」
國泰醫院營養師張斯蘭 :「一般如果需要鐵質的民眾,我們建議除了紅肉之外,像是櫻桃啊,或者深綠色蔬菜啊,甚至有些鐵劑都可補充我們鐵質的來源。」
但是紅肉的魅力無法擋,尤其是烤肉、炸豬排或是牛排、燉牛肉,烹調方式變化多口味又偏重,擁有不少愛好者。
民眾vs.記者:「牛排多久吃一次?牛排兩個禮拜一次吧。」
民眾vs.記者:「在外面吃可能是烤肉啊、牛排之類比較多,現在會為了健康減少吃紅肉的比例嗎?會啊年紀大了,肚子也大了。」
台安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糠榮誠也指出,根據國外動物試驗研究,每天吃紅肉超過100公克到150公克,相當於半個手掌大小,罹癌機率就會增加,而牛排大餐往往一次就有280公克到372公克,超出建議量很多倍。
北醫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鴻瑋:「盡量不要攝取有加工過的紅肉,另外的話也許可以用一些白肉,譬如說魚或是雞肉這些去代替。」
癌症發生的原因相當複雜,以大腸癌來說年紀還有遺傳是最主要的因素,大量食用紅肉才有可能增加罹癌的風險,只有少量多樣均衡攝取才是維持健康的王道。
TVBS網路新聞整理報導 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