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高鐵破產代價7千億 政府救不救兩難

記者 吳元熙 / 攝影 陳建銘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4/12/23 22:11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高鐵總預算4800億,現在卻傳出破產危機,因為當初的特許經營年限,只有35年,換算下來每年要還235億。儘管今年上半年賺了50億,看起來都是杯水車薪。政府面臨考驗,要不要讓它破產,因為代價高達7000億。只是高鐵財務改革方案,打算北高票價降100元,立委們不買單,民眾又能夠接受嗎?


記者吳元熙:「高鐵面臨破產危機,想要降價延長還款年限,但到底要降多少錢,民眾才會對手上這張票有興趣。」

民眾王先生:「(北高單程)1100、1200,應該是民眾可以接受的吧!」

民眾劉小姐:「(北高單程)不用到1000元。」

學生潘同學:「(北高單程)打5折,大概700多元,700元可以負荷。」

理想票價,恐怕很難實現,因為高鐵財務改善方案,只願意降6%到8%票價,以台北高雄來說,全票1630元,換算下來大約折100元,降價促銷不管有多少吸引力,要改善財務體質,其實效果不大。



台大土木系交通組教授張學孔:「營收不足,肇因於運量不夠,(西部)每一天有200萬到220萬旅次,78%是使用小汽車,只有22%是使用其他公共運輸,包括高鐵、台鐵。」

淡江運管系教授張勝雄:「因為它(高鐵)實際上的運量,跟它當初(預估)運量,差距太大,這種降價能夠增加運量,是相對來講,比較有限。」

平均每天載客13萬,高鐵的確有進步,運輸量卻跟7年前預期差了一半,就算今年上半年賺了50億,但光是貸款利息,設備折舊攤提,佔據收入3/4,就讓橘色鐵路喘不過氣。



淡江運管系教授張勝雄:「遇到困難,我們就去驟而修改BOT的一些原則,BOT的制度就瓦解了,以後大家也不要玩了,我只要到時候就擺爛,跟大家說,完蛋了,我拖不下去。」

高鐵建置,貫穿台灣西部,BOT案找來政府融資,公股銀行團聯貸,建設經費逼近4800億,特許經營期35年內,零零總總加上設備折舊、銀行利息,每年要還235億,2015年3月還有392億現金流到期,到底政府要不要讓它破產,專家意見兩極。

淡江運管系教授張勝雄:「該破產就破產,政府有誰怎麼樣的,我們只能從這個案子裡,去記取一個教訓,可能我們這個社會的制度、政治的制度,還玩不起這麼大的一個車子。」

台大土木系交通組教授張學孔:「我們的高鐵(在西部),幾乎是一個孤島的狀況之下,可是民眾他在乎的是,門到門的一個服務,也就是他希望,我從家裡出發,坐接駁到高鐵,從高鐵出來,門到門都是無縫的。」

萬一真的破產,代價7000億,全民買單算多嗎?其實政府擔任高鐵債權擔保,公股銀行借錢,成本早就付出,重要關鍵還是重生之後,能不能繼續獲利,吸引民眾搭乘,才是「新高鐵」前進方向。



#高鐵#破產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751

0.0402

0.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