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常溫送魚「臭酸」 台灣宅配通違規最多

記者 彭志宇 / 攝影 鍾德榮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4/07/15 14:18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低溫冷凍宅配車,竟然溫度高達32度,被人檢舉不夠冷,消保處稽查宅配業者15台車發現,有6台車,根本是用常溫車配送冷凍或是冷藏食品,導致冷凍水餃糊成一團,魚貨也臭酸,當中違規情最嚴重的,就是台灣宅配通,他們出面說明,表示溫度測量可能有問題,坦承運送SOP流程恐怕有疏失。

台灣宅配通的常溫車裏頭,高溫來到32度,竟然還用來配送冷藏物品,被人檢舉,消保處抽查15輛宅配車,發現有6輛不合格,當中最多不合格的,就是台灣宅配通。行政院消保處消保官王德明:「有些車子,根本不是冷凍冷藏車,他外殼卻標冷凍冷藏。」

正常來說,冷凍及冷藏食品,分別得維持在零下18度及7度以下,消保官抽查中,只有需要冷藏的水果,剛好維持7度,達到標準,不過需要冷凍的魚貨,運送車廂溫度卻有31度,冷凍水餃的運送車也是,車廂溫度高達32.8度。行政院消保處消保官王德明:「31.9度,一條魚,他腐敗的程度會怎麼樣,我想大家可想而知。」

一台3.5噸的低溫車,要價130到140萬,常溫車只要100萬出頭,耗油量也多出常溫的1倍,台灣宅配通的駕駛也透漏,公司的低溫車根本不夠,被點名的台灣宅配通,下午出面澄清。台灣宅配通協理劉世昌:「貨物必須要放在保冷箱,那個所謂的蓄冷板,可能在個別的因素上,沒有做到這樣FOLLOW UP的動作。」

但怎麼改善,哪裡有問題,業者沒有正面回應,而宅配通號稱,跟工研院合作,開發保冷設備,甚至說用的保冷箱、保冷袋,都有工研院檢驗合格,工研院發出聲明強調,雙方只有在2004到2007年間合作開發全溫層保鮮系統,2007年後合作中止,已經沒有進行相關檢測,要跟業者劃清界線,宅配通想挽救商譽,恐怕還是得靠自己說清楚講明白。

#宅配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94

0.0385

0.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