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行徑路線變數大 艾利恐形成西北颱

記者 張惠民 陳藝緯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04/08/23 12:00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中度颱風艾利來勢洶洶,除了擔心會與佳芭產生雙颱效應之外,它的路徑也可能成為所謂的西北颱。西北颱將為北部、東北部帶來豐沛雨量,歷年西北颱都為台灣帶來不小災情,其中民國52年的葛樂禮,更造成224人死亡,是史上第二嚴重的風災。

中度颱風艾利究竟要怎麼走,實在難以捉摸。受到牽引變數大,不過現在看起來,可能會成為讓人聞之色變的西北颱。

氣象博士沈畦:「這個太平洋上同時兩個颱風出現,目前都是比較怪的。那麼現在它的緯度,跟台灣已經是相當的情況之下呢,它繼續往西北的方向走的時候,這個時候它的環流,會為北部地區帶來西北方向的氣流,這就是我們俗稱的『西北颱』。」

依照氣象局定義,颱風中心在基隆和澎佳嶼通過的都稱為西北颱,而這樣的走向,最擔心的就是北部地區的雨勢。氣象博士沈畦:「因為中央山脈在北部地區,是北北西向南南西走向,所以你西北氣流過來,中央山脈就先形成一個阻擋效應。所以氣流要在過山的時候,就會把水氣釋放出來,這就變成說北部地區在西北颱的時候,雨量很豐富。」

回顧歷年西北颱,1958年強烈颱風葛瑞斯,造成4人死亡、9人失蹤、27人受傷;1959年中度颱風畢利,21死、9失蹤、50人受傷;1960年強烈颱風崔絲,5死1失蹤7人受傷。

1963年強烈颱風葛樂禮,挾帶風勢雨勢,總共有224人死亡,450人受傷,房屋全倒半倒高達2萬多戶。1970年輕度颱風芙安,89死,47人受傷。1972年強烈颱風貝蒂,20死,17人受傷。1981年,輕度颱風莫瑞,造成31死,20人受傷。而1985年的中度颱風尼爾森,也有6人死亡,24人受傷。

如今艾利走勢,又可能出現另一個西北颱,北部地區民眾可千萬不能大意。

#颱風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30

0.0393

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