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主動脈轉位」 男嬰發紫等待手術

記者 范文欽 鍾德榮 班瑪旺嘉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03/08/19 17:48

罹患罕見心臟病「大動脈轉位」的台東小男嬰曾子強,到臺大醫院準備進行手術,醫師指出,雖然這種疾病的罹患率只有萬分之五,不過台大對於這項手術經驗豐富,成功率達九成以上,而手術之後,男嬰就能和其他小孩一樣順利長大。

才出生五天的小男嬰曾子強,因為罹患了罕見的「大動脈轉位症」,也就是主動脈和肺動脈的位置顛倒,使得血液無法到肺部交換氧氣,造成嘴唇發紫,血氧濃度只有正常人的兩到三成。

臺大醫院心臟外科醫師邱英世:「黑色的血就應該去肺部換氣,不能換所以發紫,兩條血管換過來就好了。」一般人的肺動脈應該連接右心室,將缺氧血送到肺部交換氧氣,再送回左心房和左心室,藉主動脈將含有氧氣的新鮮血液送到全身。

然而,剛出生的曾子強,因為肺動脈和主動脈位置顛倒,使得藍色的缺氧血被送到全身,含有氧氣的紅色血液卻又被送回肺部,造成全身發紫的現象。不過由於發現的早,現在動手術,成功率可達九成。醫師:「在心室萎縮前,動手術,只要動一次,風險都能控制。」

醫師指出,這種罕見的先天性大動脈轉位發生機率只有萬分之五,而曾子強到院後,已經先做心導管手術提高血氧濃度到七成,再觀察幾天,就能進行手術,之後,曾子強就能跟大多數嬰兒一樣,順利成長,沒有任何後遺症。

#心動脈異位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42

0.0391

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