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台灣廟宇中,經常可以看到有人拿著「糖隻龜」當供品,祭奉神明求吉祥,拜拜結束後,就成為小孩最愛的零嘴,不過隨著社會變遷,現在糖隻龜變得相當罕見,透過鏡頭帶你一起到宜蘭去看看,唯一還會製作糖隻龜的老師傅。
糖水在鍋子當中熱滾滾,甜滋滋的香味蔓延在空氣中,讓人忍不住口水直流,老師傅依經驗一邊觀察糖水軟硬的程度,一邊調整烏龜模子,抓緊時機將糖水灌入模子當中,一隻隻可愛的糖隻龜,冷卻後終於成形。糖龜老師傅黃清潭︰「太硬灌不進去,太軟會軟軟不能成形,一定要剛剛好。」
敲敲跟了他半個世紀的木頭模子,黃老師傅回憶早年物資缺乏,小孩子沒機會吃甜食,看到供桌上的糖隻龜溶化成糖水,都還會偷沾一點,仔細品味一番,被大人抓到怕被罵,還得編藉口說是只是糖龜尿尿,試味道,這樣的童年的回憶讓人難忘,不過對現在的小朋友來說卻沒有那麼複雜。小朋友︰「好吃。」
76歲的黃清潭說,小時候家門前有人擺攤製作糖隻龜,好奇貪玩跟著別人學作,沒想到現今卻成了宜蘭僅存的師傅,讓他覺得相當感慨。糖龜老師傅黃清潭︰「他(兒子)沒興趣,(為什麼?蠻有趣的啊),他就沒興趣。」
沒有前途,沒人想學,糖隻龜的古早民俗藝術,恐怕只能在老一輩的記憶中逐漸被淡忘。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