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嚴凱泰專訪】嚴:吸引人才 最重要是「公司理念」

記者 方念華 報導
發佈時間:2003/10/11 21:40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方︰「我們現在談到這個裕隆的企業管理這個部分,你剛剛大概點到了一些,這個裡面團隊對你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你怎麼樣去找這些對的人,然後放在對的位置上?我看了裕隆給我這一本,時間過的很快,這是當年這個裕隆40年的時候出的書,那書裡面有提到就是有一部分,他說關於人事的問題。凱泰先生在民國80年的裕隆月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他提到說在我正式進入裕隆的第一天,辦公桌上放了30張辭呈,最後雖然只有一張辭呈生效,但整個事件給我一個非常深刻的警惕。」

嚴︰「沒有錯,我工作的第一天就一堆辭呈上來,因為當時這個當時的裕隆確實是暗潮洶湧,也有很多所謂的派系,A派、B派、C派,我是少主派,那少主派當然是上來的那一...可是我當時就是覺得說沒什麼派系可言了,我已經當家作主了,我必須所有的人都是我的人,沒有什麼人不是我的人,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比較辛苦的是,老實說那個時候我才23歲,我剛回來,你說你有多少的這個豪情壯志、你到底能做多少,很清楚,不多,你只有每天跟他們開會學,所以前兩年都在學習。那麼怎麼樣去發掘人才?當然是日常過程中,開會的過程、甚至喝酒的過程、尾牙的過程、這個巡視業務的過程。」

方:「你覺得一個員工他在私下跟你相處,也提供你一個很好一個分辨的背景跟資料?」

嚴:「對,但是方小姐,我覺得最重要妳怎麼樣吸引公司的人才最重要。最重要是什麼?最重要、最重要是公司的理念、公司的信念、公司的宗旨是什麼,什麼是裕隆?如果裕隆是說保險桿到保險桿全部自己要自製,或者是裕隆要生產出在當時是在台灣最好的品質,這個相對最、最有經濟價值的這個價格的車子的話,這個就不太一樣。然後你的員工要有朝氣、要有競爭力,這個你要跟員工這個要跟我這個要很明白的告訴員工,你這個公司的方向,非常的清楚。

方:「有這麼多人在當面提出一些問題,那這些問題後面的這個潛意識,也許會讓你感覺到說他們是不是認為我可能撐不起來。這一種感受如果是排山倒海、一波接一波的時候,你有沒有哭過?」

嚴:「那當然,我常常哭啊。」

方:「對啊,你在...」

嚴:「問題是那怎麼辦呢?那你只有默默的接受啊。但是我告訴他們、我告訴我自己,等我站起來的那一天,你會看到的。」

方:「像你剛剛講的很多人講到嚴凱泰就是裕隆汽車,但是其實裕隆集團是一個這樣豐富...我知道你也不喜歡講集團轉型,但它是有多元的嘗試,其實這個多元嘗試裡面,你現在的管理經驗面臨什麼挑戰?」

嚴:「這個事實上從這個90、1990年底、1990年的時代到99的時代,一直到現在是這個2003往2004走,很多人都在爭論這個事情,爭辯就是有一些變了,到底一個企業是應該專注經營、專注的經營,還是應該多角化?」

方:「你看過比較成功的例子呢?」

嚴:「也有很不成功的,你如果...我們就講裕隆集團為例好了。如果當時裕隆集團是從紡織業出來的,如果它沒有多角化、它沒有轉出兩家汽車廠,再從兩家汽車廠再轉出其它的高科技,它現在營業額只有大概70、80億不到。而現在的裕隆集團如果說有,如果妳容許我有重覆計算的話,將近2800至2900億,那麼我們始終都在拿捏到底是該大量的多角化經營,還是應該專注經營?那麼但是這個中間一定有一個拿捏,你完全的多角化,那你知道國內也有很多企業因為多角化、太多多角化太多而受到很多傷害,那麼也有很多企業因為你不多角化,始終釘在一個經營。」

方:「被超越了。」

嚴:「所以你在這個中間你要拿捏。在你不要有太多借款、不要有太多的這個借款的狀況之下,或者是你比較有把握的狀況之下去做一定程度的多角化,本業的多角化這是一定要做的,就是裕隆汽車或者中華汽車,在它周邊,比方說裕隆汽車是去中國大陸,中華汽車去中國大陸經營,這個是它的本業,多角化一定要做。那你跟裕隆、中華或者是跟紡織完全沒有關係的,比方說我們有投資一個華晶科技,那這個就是你要拿捏的,因為那個東西不是你的本業,那不是你的本業,去做這樣的投資最重要的問題在哪裡?最重要的問題是在人才。還是回歸於人,所有的事情,也許、也許方小姐妳所有問的問題,最後還是在一個人身上。」

方:「所以現在在這個拿捏的階段。」

嚴:「我想我從回來的第一天到現在,一直到我也許不曉得多少年之後,永遠那個拿捏一定會存在。」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04

0.0418

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