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一步一腳印】品格教育 迎向未來勝負關鍵

記者 詹怡宜 / 攝影 劉文彬 報導
發佈時間:2006/12/03 22:58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在剛才我們看到的內容,包括10年前曾經做過的訪問,10年之後再來看看這幾個小孩子的變化,結果你會發現,無論如何教育非常重要,那麼天下雜誌這次的企劃,除了是看到孩子們教育的重要性之外呢,也提到了教育的內容,應該是如何,台灣的孩子應該具備哪些關鍵的能力? 是我們應該要教給他們,那麼在1998年,聯合國的教科文組織裡面,曾經提到學習的四大支柱,那裡面提到應該要學的是知的能力、學習做的能力,還有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還有學習自我實現,台灣的教育教了這些東西嗎? 那麼天下雜誌這次認為說,台灣社會除了學業以外,其實還應該要更加強的是品格教育,所以透過新竹照東國小的品格教育的學習經驗,我們要來看,台灣學校現在正在如何加強,那麼以下我們會看到的是由天下雜誌的影音中心所製作的專題。 舞台上的學生手拿著劇本,打開爽朗的嗓門,氣勢十足地站在舞台上練習著「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劇碼。 照東國小學生:「你沒看到我這麼胖,飛不動嗎?你以前講說會永遠愛我、照顧我。」 這裡是新竹縣照東國小,學生正透過表演戲劇,從故事中來體驗是非善惡,進行不一樣的品格教育,有的老師就是利用那個繪本,他就把繪本改編成劇本,然後就教小朋友演戲,表演的主題都是環繞在人權跟品德這兩個議題,照東國小讓孩子參與戲劇演出,志工陳柳之就認為,戲如人生、人生如戲,藉由故事,能夠傳達正確的思想觀念給學生,一個孩子的思想觀念,讓他正確,所以就可以改變他的命運,改變他的一生。 戲劇帶來的改變,開始從6年級學生呂東龍的身上看得見。 呂東龍:「(以前)因為他會來惹我,我就會去打他或扁他,可是演了這齣戲之後,要是別人欺負我的話,我應該就跟老師講,不應該用動手去打他,要是這樣子的話,我自己也會被受處罰。」 當台灣的孩子逐漸處在一個充斥著欺騙、貪污、扭曲事實的環境下成長,今天品格教育顯得特別迫切需要,以前我們學校的教育都是填鴨式的,非常注重智育方面這一塊,我覺得品格對小朋友來講,甚至於他的將來,甚至於整個社會,這品格教育還是比較重要的。 老師:「好,都坐好,我們開動,大家請慢用。」 當很多人都在問,品格可不可以教的時候,照東國小不僅透過戲劇方式,平時還很注重學生日常生活的訓練,不但要求用完餐後自動收拾餐具,連沖洗養樂多瓶子的水還會集中回收當做肥料。 品格教育不是一種新趨勢、新流行,更不再只是學校的一堂課,如何成為熱愛生活,有道德的社會人,品格,是迎向未來的勝負關鍵。 而除了這個品格教育之外呢,其實還有美感教育,還有創業加精神的教育,這是現在國外也在流行的教育的重要的內容,那麼我們接下來要帶您看的則是美濃鎮的龍肚國小,現在他們也在實驗這幾種新的教育理念,包括他們正在學習讓孩子們自己動手種稻米,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生活教育。 位在山明水秀的美濃鎮龍肚國小,學生除了上學讀書之外,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那就是種菜。 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甚至是附屬的幼稚園,龍肚國小的每一個班級,都要負責栽種稻米和蔬菜。從育苗、灑水、撿菜蟲等等,透過實際動手做,學生們有了不一樣的體會。 龍肚國小學生:「我覺得種稻米或種菜很辛苦,就是能體會當農夫如何去照顧一些植物。」

5年前龍肚國小就開始推行農事體驗,讓生長在美濃,卻從未踩踏田地的孩子們,能夠親近土地,體驗農作。

去年他們甚至把收成的稻米拿到市場上販售,作為孩子們畢業旅行的經費。很多人會覺得說,其實這樣的稻作體驗活動,有什麼用?我們將來不是要培養孩子當農夫,不是,我們是培養他珍惜物,然後愛護我們的土地,又可以認識有機的活動,又可以培養金錢管理的能力、時間的利用,所以其實它是有很多的活動都融合在裡面,透過實際栽種,龍肚的孩子們學到的不只是單純的農事勞動,而是一種「創業精神」,能夠擁抱改變,勇於創新的能力和態度,OECD更把創業家精神,列為未來公民必備的關鍵能力之一。

在台灣,也有許多老師和校長用心培育孩子的創新能力,剛獲得今年創新教育卓越獎的新泰國小校長張信務,就為校園帶來許多創新的點子。

新泰國小校長張信務:「還有一些白色,來,麻煩把它記錄一下,深黃,還有什麼?」新泰國小學生:「褐色,褐色,白色,那個蟲害有剛才有講到蜘蛛,紅蜘蛛,還有看到黑蜘蛛。」

雖然位於都市,新泰國小也有一畝田地,讓小朋友親近自然,實際種菜、種稻。

新泰國小學生:「每天來就看到高麗菜長大一點,長大一點,我覺得滿有成就感的。」

而原本是廢棄的地下室,轉身一變,成為孩子們社團的活動空間,學生們利用廢棄的東西,改造成別出心裁的美術作品,也被陳列在地下室的藝文工坊之中。

從農事體驗,到空間的再利用,張信務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環境,孩子在知識跟能力中間,需要轉換,這個轉換需要透過實踐。

新泰國小校長張信務:「我們課程教材怎麼樣教給孩子,最重要就是要他如何過生活,那生活一定要有能力,這個能力要靠在公民教育階段,有效地幫他培養。」

在全球競爭的資訊科技時代,知識本身不再具有高價值,能夠學以致用,敢於創新、創造的創業家精神,才是未來孩子,應具備的關鍵能力。

在廣告之前我們看到了包括有品格教育、有美感生活教育,其實孩子們需要的還不只這些,包括閱讀的能力,還有就是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以及學習與人相處的能力種種,這些都是這次被提到了。

其實台灣孩子們所需要的關鍵能力,那麼我們也在今天節目當中看到了,台灣教改10年,後來實際發生在幾個孩子們身上的生命故事,我想透過天下雜誌這次的企劃以及我們節目的播出,作為一個起點,那麼重點就是繼續來思考台灣教改十年後的下一步,如果說是孩子們就是未來的競爭力,或是台灣未來的國力,那麼到底台灣的孩子需要受到什麼樣的教育?

◎畫面提供:天下雜誌

【永續生活選品】

👉一開賣就完售?民眾超商瘋掃貨!

👉ESG怎麼做? 永續香氛禮贈幫你達成

👉上班族的提神秘訣、助消化小物推薦


#品格教育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49

0.0400

0.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