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先天就患有氣喘疾病,必須隨身帶著藥物,規律吸藥,但就有一名男性,因為症狀並未時常出現,就自行停藥,導致經常嚴重氣喘送急診,甚至還需要加重藥物治療,同時還併發生活上活動後呼吸困難等情形發生。對此醫師就提醒,不少病患常「有喘不知喘」、「無喘並非氣喘」的迷思,自行停藥都相當危險。
台北市一名37歲林先生從小就是氣喘病患,但時常自認沒症狀就自行停藥,導致經常嚴重氣喘跑急診,也造成生活上很多問題,像是搬重物、運動、上樓梯皆會因支氣管攣縮,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等氣喘症狀。而另名52歲黃小姐,則是因喘咳、發燒住院,診斷出流感併發肺炎及氣喘,她這才發現,自己時常因溫差大就會出現間斷性咳嗽、呼吸急促症狀,一直以來不以為意,直到住院診斷出氣喘,才恍然大悟。
更多新聞:便宜到嚇人!台灣奪2025全球最便宜旅遊國 美媒大讚這點
對此國泰綜合醫院呼吸胸腔科主治醫師吳錦桐就指出,很多病患都會有「惡化當症狀」,或是「有喘不知喘」、「無喘並非氣喘」的迷思,但其實並非如此。氣喘患者需依照醫囑吸藥,才能獲得控制,若是覺得沒症狀就算康復,擔心吸入劑因含有類固醇,沒症狀就少吸,等到有症狀時,反而需常跑急診,甚至住院插管。
更多新聞:男習慣關閉iPhone背景程式 蘋果技師急阻止:手機更耗電
吳錦桐進一步解釋,氣喘其實是慢性病,無症狀不代表沒有過敏性發炎,仍需長期使用含類固醇吸入劑控制。另外也提醒,要是民眾在季節交替、溫差變化、或是梅雨季時,出現間歇性咳嗽、久咳不癒,甚至一年中反覆多次發生,一咳就是二到三個月時,就要特別留意,必要時前往醫院診斷,很有可能就是氣喘作祟。
◤調節血脂血糖關鍵◢
◤明亮世界靈活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