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美國對等關稅暫緩九十天,電子產品廠商們顯然已經抱著成本墊高的預期心理,醞釀漲價潮!例如顯示卡大廠,已經向大陸市場公告,多款主流產品將漲價5%,使得其他廠家也開始觀測風向,這是否連帶衝擊桌上型電腦等3C產品,有待觀察。與此同時,知名遊戲主機在歐洲、英國等地也確定漲價25%,原因是製造商認為當前的「經濟環境困難」。

3C達人廖阿輝:「因為目前關稅戰的情況,可能明天起個床,然後美國會發表什麼,中國發表什麼,它可能就會又有變數,而且畢竟顯卡本來之前就有,例如像說裡面會有美國的零組件,會有中國組裝台灣的廠商(經銷),這類這些混合的情況。」
關稅戰引爆的電子產品漲價潮,從顯示卡率先發難,知名廠牌技嘉日前證實,已對大陸市場提出漲價通知,包括輝達和AMD推出的三款主流產品,漲幅預計在5%左右,氛圍之中其他大廠從觀望到跟進,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90天過後,美國對等關稅的變化走向,沒人說得準,除了預期心理,現況是各廠加緊出貨,對成本已經造成直接影響。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現在看樣子就是說5%到25%都有可能,程度上就是反映這個關稅,最主要的這個部分,那但是我們不要忘記這90天,其實這些拉貨效應,那也是有可能,會讓這個相關的空運海運價格上揚,所以說這一部分的成本也是要算在裡面,因為現在雖然是有90天的豁免期,但是其實還是有10%的關稅,那我們知道就是說其實這些包括顯卡,包括遊戲機都是涉及到供應鏈。」
不論是SonyPS5,或是任天堂Switch2,早在關稅戰爆發前,銷售定價就已經隨著生產成本響起漲聲,然而14日Sony再宣布,因為通膨和經濟環境困難,PS5遊戲主機,在歐洲和英國的售價,都將調漲至新台幣1.83萬左右,而澳洲和紐西蘭也無法「倖免」。
3C達人廖阿輝:「其實正常來說,全球的區域定價還是會統一,那區域定價的危險性還是比較高一點,因為相對會引來,可能就是水貨傾銷的問題,那這點還是要看廠商自己的考量啦。」
因此下一波漲價,會從美國走向全世界嗎,同樣有著生產供應鏈來源問題的桌上型電腦或是筆電,消費者也瑟瑟發抖中。
點子科技總編輯Kisplay:「所以我們像是在顯卡,或是說一些主機零件主機板之類的,要去組成一台電腦的時候,然後賣到美國去的時候,它勢必就會有受到關稅的影響,例如說像是一些美國的品牌,那它可能就會請中國這邊來做代工,或是說其他各地做代工,然後如果它要賣給美國人的話,它就會被課徵關稅,所以這個世界上可能在往後,是不是會有兩種定價,就是一個叫做American price,跟其他地方的price。」
點子科技總編輯Kisplay:「現在一些品牌們它應該都會想說,我是不是要透過物流的方式,或是說在關稅比較少的地方,去生產這些東西,如果說原本利潤就比較高的產品,它有可能可以犧牲掉一些利潤,來去做這件事情,但是原本就比較薄利的,像是手機類的產品的話,那它可能就沒有辦法這樣做。」
計畫趕的上變化嗎?兩周前也沒人料到,美國會再要求貿易夥伴,一起對中國大陸加徵關稅,二次傷害箭在弦上。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大概我想美中之間,都已經準備好這個供應鏈的脫鉤了,那所以說現在廠商如果說,這個時間點先調整,那未來因應這個新的成本增加的時候,他不會一次調整太多,那這個也是程度上就是說,避免未來在整個的這種消費者的心理上,不會造成太大壓力。」
大國貿易戰進入新的階段,小玩家們只能先揪緊荷包嚴陣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