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公布2024年財報,稅前虧損411億元,且已連續三年出現虧損,不過根據台電2024年的自編決算,每度電燃料成本已減兩成,為何財報仍呈現虧損?對此,專家認為主因還是台電「躉購電力」的單價太高,甚至高於自發電力成本,這才是虧損主因。
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接受《TVBS新聞網》採訪分析,台電在購電方面分為兩部分,其一是火力發電、其二是躉購再生能源,不過兩者的購電價格都比台電自發電力成本要高。仔細看單價比較,台電自民營火力發電廠購電,每度單價3.46元,但台電自己火力發電成本才2.87元,每度電貴了0.59元。

葉宗洸坦言,受限於政府政策,台電必須要跟民間開發商躉購,除了火力發電外,太陽光電也是用較高的價格購買,加總起來,台電光是購電部分就支出600多億,導致去年虧損411億元,「如果沒有這樣的購電,就不可能虧損這麼多。」葉宗洸認為,台電自發電力不夠用,躉購電力變成「非買不可」,導致價格協商台電根本沒本錢拒絕,對於開發商開出的單價只能照單全收。
如果台電自發電力足夠,或許就不用花大筆錢躉購電力,減少虧損。葉宗洸表示,如果發電成本較低的核電可以繼續使用,核2核3四部機組都可以運轉的話,台電基本上就可以不用向民間購買那麼多電,甚至可轉虧為盈,彌補民營購電的虧損。
葉宗洸認為,未來AI高耗電算力中心加入之後,勢必用電量再增加,但核電機組若可運轉,至少台電可以向民間少買些電,甚至有本錢議價,這也是台電未來可以考慮的方向。
◤美國大都會名作登場◢
◤啟動夏日換季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