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大S病逝家屬恐要面對5反應 精神科醫師給建議

記者 陳祁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2/04 16:11
最後更新時間:2025/02/04 16:11
大S病逝。(圖/翻攝自具俊曄IG、asosbarbiedee IG)
大S病逝。(圖/翻攝自具俊曄IG、asosbarbiedee IG)
大S(徐熙媛)在新年期間,赴日本旅遊時,因流感併發肺炎離世,享年48歲,震驚娛樂圈,令許多人相當不捨,許多人也很擔心小S(徐熙媛)和其丈夫具俊曄。身心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院長楊聰財醫師說,不同的人對悲傷的反應各異,但適當的心理支持能夠幫助家屬更好地應對哀傷,逐步回歸正常生活。

至親的猝死可能會讓家屬經歷5種歷程,先是震驚與否認,接著憤怒、內疚與自責、憂鬱與絕望、接受與調適等情緒,楊聰財醫師分析, 由於死亡來得太突然,家屬可能難以接受這個事實,會反覆確認消息的真實性,甚至產生短暫的解離,如覺得這一切像是一場夢。 此時,心理支持應以陪伴與耐心為主,避免過度勸說「要堅強」。
 

楊聰財說,如果家屬出現憤怒的情緒,重要的是傾聽他們的情緒,不要急於指責或試圖「合理化」這種憤怒;若產生內疚與自責,像是:「我是不是沒有好好關心他?」、「如果當時我能做得更好……」 這種情緒可能導致家屬陷入無法原諒自己的循環,因此應鼓勵他們逐漸接受現實,明白無法預知或控制一切。

如果家屬出現憂鬱與絕望,楊聰財說,應特別關注是否出現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如長期抑鬱或自殺念頭;若家屬已逐漸接受至親已經離世的現實,開始建立新的生活模式,並以不同方式懷念逝者,這需要時間,每個人的速度不同,不能強迫他們「走出悲傷」。

最後,楊聰財也說,至親的猝死帶來的衝擊深遠,但透過心理支持、社會資源、宗教靈性寄託,家屬能夠逐步接受事實,學會與哀傷共存,並最終找到重新生活的力量。最重要的是,不要讓悲傷的家屬獨自面對,而是給予理解、陪伴與持續的關心。

大S病逝

#精神科#楊聰財#醫師#大S#病逝#日本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664

0.0635

0.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