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週就要過年了,但今天凌晨卻發生規模6.4的嘉義地震,也讓不少人回想起,2016年的維冠大樓倒塌事件,當時就發生在除夕夜,尤其氣象署預測,3天內還會有規模5以上的地震。有台南民眾說,一整晚都睡的很不安穩,甚至還備好衣服,因為擔心萬一要逃出去,能穿的較保暖。

台南民眾 林小姐:「第一次(地震)是12點多,然後後面就有點不大敢睡覺,因為不知道會後面的餘震狀態是怎樣,然後還想說要不要先穿外套因為外面很冷,怕到時候如果有什麼緊急事情的話(要逃)。」
而快過年的時間點,更讓不少人回想到9年前的陰影,2016年高雄美濃發生規模6.6地震,台南新化最大震度7級,導致台南維冠大樓倒塌,釀成115死96人受傷,就是發生在當年的除夕夜。
心理難免會擔憂,尤其氣象署示警,3天內恐怕有規模5以上餘震,只能先做好防震措施,不過還有一個巧合,也就是震央位置。
1月21日凌晨在嘉義大埔,所發生的6.4規模地震,就連台南等地接連也有多起的餘震,而其實這起地震的震央,和1964年的白河地震,震央距離只差了8公里,兩者之間有沒有關聯性呢?
在大埔地震來說它因為,介於三個斷層的剛好中間的部分,所以還沒有辦法斷定說,它就是哪個斷層所引起,雖然(兩起地震)距離很近,但不代表說它們就是同一個地震,那這個還需要後續更多的資料,去分析說它本身的關聯性。
白河大地震是1964年1月18號晚上8點4分,因為觸口斷層錯動,而發生的規模6.3地震,一共造成106人死亡650人受傷,災情十分慘重,但氣象署還是認為,即便位置很近,所牽動的斷層可能較複雜,需要有更多佐證,至於梅山斷層又再次被示警,因為1906年曾發生規模7.1地震,百年周期可能快到了,但專家看法見仁見智。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一個斷層要累積到規模7.1,那相當大的能量就是,那你要相當長一段時間,那我們可以從全世界的這種,規模如果要發生到7.0以上這種大地震的週期,大概都要好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這跟它的累積能量的速度是有關係的就是,所以台灣我們來講的話,我個人是不認為規模到7.0的話,它會達到(只有)100年而已。」
根據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的資料,全台一共有36條活動斷層,而如何算出地震周期,得藉由挖掘斷層槽溝推算,台灣也並非每個斷層都有做,而且隨著斷層位態的改變,構造環境條件不同,就算推算出也很難精準預測,何時地震就會來臨。
地震不像颱風能精確的觀察,地底下斷層錯動板塊運動等機制,依舊是難解的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