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不菸不酒、多吃蔬果多運動的民眾,原來比低度健康習慣的人,平均多活7.13年!北醫大公共衛生學院團隊,日前展開了國內首次研究,調查結果顯示,能夠達成五大健康習慣的國人,不僅更長壽,更平均省下兩成八以上的醫療支出。其中,體重過重,雖然對壽命沒有直接影響,卻將因為長年求診,導致更重的經濟壓力。
北醫大公衛學院副教授羅偉成:「它其實就是台灣,首次用我們自己的資料,那特別去看一項或是多項健康行為,那我們是用國民健康訪問調查,串聯這個健保的資料來進行推估,那我們選擇了壽命還有這個,醫療支出這兩個指標,當作我們的結果。」
健康行為,對壽命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台灣首份量化研究報告,日前出爐。
北醫大公衛學院副教授羅偉成:「那過去研究也有針對BMI,跟死亡風險來做探討,也經常在不同國家的研究當中會看到,這個過重可能不會增加額外的死亡風險,那我們粗略算了一下,如果依照台灣現在成年人,他的一個過重跟肥胖的盛行率來看的話,如果我們可以把這樣子的風險因子,風險暴露控制下來的話,我們粗略可能可以降低,10%到15%的健保支出。」
越不健康,經濟負擔越重,數據來自於醫療第一線,醫師幾乎將體重失衡,視為百病之源。
減重科醫師陳威龍:「那我過去我的工作是一個,急重症的醫師,等於是在處理這些併發症,有點像類似在補破網的感覺,那你看十大死因裡面,大概有五項就直接跟肥胖有相關,心臟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最後一個像腎臟病,所以如果要廣泛的講,大概只有一個意外傷害,跟肥胖沒有關係。」
研究進一步顯示,身體質量指數過高的國人,個人平均醫療支出,比起正常體重的人多了兩成,原因是心血管、代謝、甚至癌症等等的慢性疾病,不但如影隨形,康復機率也大為下降。
減重科醫師陳威龍:「比如說病人有心臟病,他因為肥胖,導致這個心臟病,造成心肌梗塞來到急診室,可能要耗費整個團隊,這個醫療資源,包括心臟科急診醫師,那要去做這個心導管手術,那心臟衰竭的病人,他接下來有可能反反覆覆,都要一直來急診室,那之後安排住院再回家,所以這整個的醫療花費是非常可觀的,如果在早期沒有去預防,都在有產生併發症了,才來要給付治療,事實上也許就為時已晚。」
預防勝於治療,原因之一是相關藥物,政府給付目前畢竟有限,最省錢的體重保健,除了達到每周至少500代謝當量的運動量,還有最知易行難的健康飲食。
如果以國建署的建議為基準,官方調查數據中,國人蔬果充足攝取比例更是有待提升。
研究報告也顯示,每週只攝取1份蔬果的民眾,平均壽命甚至明顯比一般人減少8.5年,放大來看,能實踐五種健康行為的台灣民眾,也遠比低度達標的人,有更長的壽命和更少的醫療花費。
營養師劉怡里:「蔬果營養價值,它就是可以提高抗氧化能力,那我們只要身體不發炎,其實我們很多的疾病都會降低所以我們的,就是生活品質跟生活的,就是剛剛提到的生活餘命,可能就會拉長這樣子。」
無病一身輕,或是為了求診捉襟見肘,選擇都在自己手中,同等調查結果,近年在新加坡、日本和美國,也有類似研究數據支撐,就算無法「壽比南山」,在人生的遲暮之年,至少也要活的健康無負擔。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