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都更為何窒礙難行? 專家剖析老屋改建背後的隱藏阻力

記者 王皓宇 / 攝影 張志旻 報導
發佈時間:2024/10/30 22:21
最後更新時間:2024/10/30 22:50

台灣住宅老化問題嚴重,平均屋齡達到32年,其中一半以上住宅超過30年。儘管都市更新有助於改善居住安全和城市面貌,但許多屋主擔心過程繁瑣,或是影響到現有權益,因此選擇不參與都更。專家認為,屋主對於都更的疑慮和對制度的不信任,成為推動城市轉型的主要障礙。隨著老屋數量攀升,如何推動都更進程,是政府當前重要的課題。

圖/TVBS

 
室內裝修公司總監吳宜哲:「舊房子最重要的就是它基礎工程的部分,像我們一些像管線啊,一些電路和線路還有水路的部分,都需要做更新。」

公寓住宅大翻修,室內隔間採用白磚建材。

室內裝修公司總監吳宜哲:「防火性比較好重量比較輕。」

 
因為地處菜市場周邊,屋主重視隔音需求。

室內裝修公司總監吳宜哲:「樓下是舊社區,所以它在氣密的要求就是特別要求。」

像這樣屋齡超過40年的房子,符合都更條件,但許多屋主並不打算都更,而是選擇老屋翻修。

室內裝修公司總監吳宜哲:「各種原因,因為我們做裝修有時候在舊屋翻新的時候,都會覺得說為什麼這個地方沒有都更這樣子,那有的是因為一樓他有比較多的持分的出租的效益,所以他就不願意做參與都更的簽署這些的,然後或者是有一些其他狀況啊,或者是有產權有很多這樣子。」

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全台住宅平均屋齡32年,922萬戶住宅,屋齡超過30年的約有483萬戶,占51%,其中台北市30年以上的老屋比例達72%,是六都之冠。

資深記者王皓宇:「都更為什麼會如此的窒礙難行,以我現在在的這個菜市場來看,旁邊的屋子幾乎屋齡都是三四十年起跳,而一樓可以看到都是出租店面或是攤位,如果現在要進行都更的話,恐怕對屋主現有的權益會造成影響。」

台北市90萬戶住宅,屋齡30年以上約65萬戶,1998年都市更新條例公布,至2022年重建戶數約2萬戶,依照目前速度,65萬戶老宅要近800年才能全部改建完成。

 
都更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麥怡安:「畢竟台北市雖然相較於世界各國,有一些非常古老的城市,但畢竟它也發展了一百多年,那我們既然是新舊錯落,我們要如何成片的,所謂大規模的推動都市更新,大概也不容易,權利的破碎,它在實體空間的呈現,就是空間的破碎。」

探究屋主不肯改建的原因,有的是念舊,或是老一輩認為都更過程很長,擔心看不到新屋完成,老屋拆了還要找房、搬家,很麻煩,也有人是擔心都更要付出額外成本,有些屋主也會對都更的預期要求太高。

建設公司董事長胡偉良:「最大的阻礙來自兩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心理上還是希望,能夠改建後能夠一坪換一坪,但是現在目前都更條例相關的獎勵措施已經到頂了,另外一個就是民眾,因為早期這個改建的這個需求不是這麼大,所以很多建商在跟居民在談判的時候,居民往往都希望這個建商讓利,那甚至要求到有點過份,那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往往會阻礙這個改建的推動。」

建物老化,衍生出耐震力不足、管線老舊等消防安全隱憂,立院三讀通過都更條例第65條修正案,放寬原建築容積更新重建對象,==NCCG==預估全國有8216棟6層樓以上合法建物,約27萬戶受惠,其中北市約有2725棟符合條件,約佔全國33%。

建設公司董事長胡偉良:「現在30年的房子,基本上來講都是屬於堪虞的房子,改建之後對住戶有什麼好處,我們原則上來講,第一個就是結構安全,確實結構安全性會安全很多,1999年以後施工跟完工的建築物,幾乎沒有一棟受到嚴重的毀損,所以根據新的法規來設計施工的房子,相對的是相當安全。」

 
都更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麥怡安:「為什麼都市更新很難推動,是在於對制度的不信任,我們今天講了,都市更新的審議的程序,會把關會確保權益,種種程序會公開透明,但是如果我們民眾對制度不信任的話,他還是抱有懷疑,一個是不信任制度一個是不信任推動的主體,實施者,這個是需要長期累積的,企業市民跟政府的互動的過程。」

老屋數量攀升,在新舊交替中,城市轉型,是重要課題。




 
 

◤2024年末運勢解析◢

👉提升貴人、桃花運秘訣一次看

👉12星座難以脫單原因大公開

👉MBTI 16型人格脫單祕笈公開


#都市更新#老屋重建#老屋翻修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06

0.0801

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