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菜販教「3招挑麻竹筍」!去除苦味祕訣曝 7族群不適合吃

編輯 許佳惠 / 責任編輯 蕭意溎 報導
發佈時間:2024/10/12 15:49
最後更新時間:2024/10/12 15:49
麻竹筍。(圖/翻攝自農業知識入口網)
麻竹筍。(圖/翻攝自農業知識入口網)

麻竹筍即將結束產季,營養師表示,麻竹筍纖維高、熱量低,甜味來自酪胺酸,尖端的白色粉末營養價值高,但口感較差容易帶有苦味。想去除苦味,殺青時要換水兩次,煮完的筍子要泡食用水保存以免越冰越乾。菜販也分享3招挑選麻竹筍祕訣。

台灣麻竹筍產地在嘉義

 

營養師陳琇雯表示,麻竹筍個頭大、纖維粗,巨大的程度可能跟巨型蘿蔔一樣,大家較常吃的是綠竹筍,因為口感最嫩、最甜,麻竹筍則常做成筍乾。因為產量高、纖維高所以大多加工製造。而麻竹筍也稱為筒筍,嘉義竹崎是盛產區。

各種筍類營養價值差不多 高纖低熱量

陳琇雯指出,各種不同品種的筍,差別只在竹子品種,營養價值都差不多。筍類的纖維高、熱量低,每百公克有10~20%纖維質,針對牙口好的年輕族群和外食族群可以補充纖維不足。而筍子的甜味來源是酪胺酸,但含量沒有牛奶那麼高,麻竹筍的白色粉末則是尖端發芽,養分最多,但是會受紫外線日照產生苦味現象。另外,麻竹筍也有多酚類,但煮熟會被破壞;含豐富鉀、鎂、鋅,鎂離子可助眠,鋅則有助傷口修復。
 

筍類曬到太陽變綠出青就帶有苦味

經常分享蔬菜小知識的創作者、菜販廖炯程表示,採筍人都要凌晨四、五點就去竹林裡挖筍,必須在日出前摸黑處理。因為竹筍剛冒出頭來,曬到陽光後就會變綠出青,筍子頭上變綠就會有很重的苦味。

麻竹筍要煮過 殺菌同時去苦味

陳琇雯強調,麻竹筍要煮過,不建議生食,因為土長的汙染物質較多,而且竹筍生長的地方是濕土、腐土,土壤的營養價值雖高,微生物汙染也高,所以只能熟食。另外煮熟可軟化纖維,建議買回去要殺青,其實這也是老祖宗的智慧,可以殺菌同時去除苦味。

殺青可阻斷筍熟化 保留甜味

廖炯程說,很多人採買回來後,就會把竹筍放在一邊,或是直接放進冰箱內,但是麻竹筍的產季大多時候都很熱,這時候竹筍都還不斷的在熟化,內部的甜分會迅速流失,苦味會越來越重,因此建議要殺青,透過加熱阻斷熟化,保留當下的香氣、甜度跟滋味,殺青完再冷藏保存即可。

冷水下鍋帶殼煮滾殺青 用大量水稀釋苦味
 

他建議,很嫩的筍子可以帶殼下水殺青,頭上綠綠出青的一定會苦,建議要切塊或切片後再處理。可以從冷水下鍋煮滾,這樣筍心的溫度比較一致。水煮滾後至少再小火滾半小時以上,怕苦味的可以換水再重滾一次。有些古法會加入鹽巴或白米,或是灑麵粉,都可以嘗試看看,大原則就是大量的水稀釋苦味。

竹筍去苦味祕訣:要換水2次

陳琇雯則表示,去苦味一定要換水2次,第一次把竹筍的苦味煮出來,再次換水是把不苦的水煮入竹筍內,有點交換的概念,兩次都要煮到水滾。煮完的筍子要泡食用水保存,不然會越冰越乾,也可以用廚房紙巾沾水覆蓋切開面保存。

竹筍有毒?煮熟可去除氰酸 水喝夠就不用擔心傷口難癒合

陳琇雯說,筍類都含有氰酸,但氰酸不會致死,煮熟即可去除,有些人認為筍子要加蓋煮才不會把氰酸煮回筍內,但其實不加蓋煮也沒關係,並不會因此讓氰酸煮回去。此外,有些阿公阿嬤說竹筍較毒,有傷口時不能吃筍,陳琇雯解釋,這是因為竹筍高纖,如果沒有搭配足夠水分反而會便祕,當解便腹壓用力時就容易撐開大型傷口,導致癒合較差、像蟹足腫,因此只要喝水喝夠,就不用擔心。
 

筍類要搭配高油脂 這些族群注意分量 

而筍類常見烹調多為搭配控肉,因為高油有助潤腸,比較不傷胃不便祕。炒竹筍建議要油多。胃弱、高齡和年紀小的、胃潰瘍、腸胃道手術需要低渣飲食者都要注意,此外,麻竹筍的鉀離子含量高,腎病患者也要注意分量。

麻竹筍挑選原則

廖炯程也分享麻竹筍挑選原則,如下:
  1. 不要選筍尖過綠的。
  2. 底部越寬肉越多,重量就越重。
  3. 切口肉要潔白,毛孔要細緻。


◎ 資料來源. 諮詢專家/廖炯程.陳琇雯

原文請見:麻竹筍怎麼挑?麻竹筍去除苦味祕訣!這樣保存更保鮮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麻竹筍#竹筍#竹筍苦味#竹筍保存#竹筍挑選#麻竹筍白色粉末#廖炯程#陳琇雯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44

0.0867

0.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