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昨(18)晚無預警宣布,本月25日起停止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的政策,農業部表示據統計臺灣農產品2023年輸往中國5億美元,其中該34種蔬菜水果產品輸往中國736萬美元,農經學者指出,從數字上來看,確實衝擊不大,但農民需要的是個「穩定的市場」,屢次發生類似狀況,對基層農民來說,影響甚大。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告,9月25日起停止執行對原產台灣的鮮水果、蔬菜、水產品等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對此農業部回應,中國2005年及2007年對台灣農產品分別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當時中國對實施零關稅期程及細節都未確認公告。
農業部長陳駿季也強調,此事件「風險可控」;不過台大農經系教授陸雲今早接受《TVBS新聞網》訪問表示,農產品需要一個「穩定的市場」,儘管從國家經濟層面來看,此事件確實影響不大,但對基層農民來說,種好的產品面臨價格、銷售渠道出現雙重不確定因素,這對基層農民生計來說,影響甚大。
這次大陸停免稅的農產品有34項,陳駿季表示,影響最大的是梨釋迦、柚子及白帶魚;根據農業部統計,2023年輸往中國5億美元,其中該34種蔬菜水果產品輸往中國736萬美元,倘支付關稅約107萬美元;陸雲認為,農民種植農作物需要時間長,其追求的是個穩定的供貨市場及供貨渠道,面對大陸出招,台灣農民只能盡快尋求其他出貨管道,甚至「削價競爭」,讓本就弱勢的農業市場更式微。
陸雲也表示,政府可以花錢去補助農民,這對台灣的經濟來講,並不困難;但更重要的,應是尋找一個穩定的市場,才是治本之道。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