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在今年5月發表一份金融穩定報告,其中一項指標數據為「信用佔GDP比重」,台灣目前比重166%,數據創下史上新高,且比美國還高,中央大學經濟學教授徐之強坦言,由這數據來看,央行的現貸令措施是出自風險考量,且完全有其必要,否則未來國際景氣一旦反轉,將重創台灣經濟。
徐之強解釋,GDP是指所得,信用指借錢,當這項指標數據越高,代表這國家的財務槓桿開多高。當時美國歷史高點172%,發生在2008年第二季的次貸風暴,當時是多元、高槓桿又多重槓桿,投資人瘋狂追逐次貸商品,最終造成銀行倒閉被併購,重創經濟,隨後美國在「去槓桿」的過程時間拉到10年之久,而這也是央行6月調整存準率、以及針對銀行貸款水位風險管理的原因。
徐之強舉例,台灣先前也發生過本土型金融風暴,屬於比較小的開槓桿,1999年萬泰銀行發行「喬治瑪莉卡」,並以台語諧音「借錢免利」命名,吸引很多年輕人申辦,以為每個月只要還幾百元感覺很少,但循環利息20%,連本帶利的債務越滾越大,銀行呆帳暴增,民眾淪為卡奴,掀起卡債風暴。
卡債風暴屬於信貸型槓桿,徐之強表示,開槓桿若套到房貸上問題就更為嚴重,主因房地產支出很大,很多人一輩子可能才買一次房,借錢買房、蓋房就是開槓桿,當房貸繳不出,建商無法完工成為爛尾樓,最終恐怕只能和銀行債務協商,也因此徐之強認為央行的手段都是出自風險考量,這些考慮是對的。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