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不少民眾都覺得非常炎熱,而8月因為熱傷害就醫人數,也超過去年同期,還沒到月底已經有567人因為熱傷害就醫。國健署提醒,天氣熱的時候血管舒張讓血流速度變大,這時如果激烈運動,每個小時的流汗量甚至能高達1~2公升,更要留意熱傷害。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今年截至8月26日為止,總計已經有567人因為熱傷害就醫,超過去年整個8月的442人次。而當外界環境的溫度比體內溫度高時,身體藉傳導及輻射散熱的效果變差,此時主要靠流汗蒸發及對流散熱,濕度高低也會影響汗水蒸發的速度。
同時也提醒,環境的溫度與濕度、運動項目強度、服裝等,都會影響運動時的流汗狀況,民眾應該要隨時攜帶白開水補充水分;避免於大太陽底下運動,尤其在上午10時至下午2時;熱天在戶外應撐陽傘、戴遮陽或通風的帽子及太陽眼鏡;穿著輕便寬鬆透氣的衣服。
常見熱傷害包含「熱暈厥」,比如在炎熱的環境中長時間站立,由於皮膚血管擴張幫助散熱,血液會在體內重新分配,使大量血液和因久站而回流不順的血液,跑到皮膚等周邊血管和四肢,導致腦部血流暫時不足,發生暫時性暈厥,與中暑不同的是患者的中心體溫大多是正常的,但若不即時進行相關處置,有可能引發更嚴重的中暑。
以及「熱衰竭」,主因是因為流汗過多,未適時補充水分或電解質而導致的血液循環衰竭,常出現大量出汗、疲倦、身體全身無力、頭暈、頭痛、說話喘、血壓降低、臉色蒼白等症狀,患者的核心體溫會上升,但很少會達到40°C,嚴重時可能會失去知覺,變成中暑。
而我們常說的「中暑」其實是最嚴重的,大多是因為熱衰竭時未及時發現。傳統性中暑多指缺乏對於環境氣溫濕度改變的適應力,多發生在老人、小孩、慢性疾病患者,而勞動型中暑的患者則多發生在高溫高熱環境中工作的工作者,皮膚因體溫調節中樞調節功能失常而無法散熱而呈乾燙潮紅狀態,患者此時會出現意識不清且體溫超過40°C,最後造成中樞神經異常,若不盡速處理可能會引發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多重器官衰竭、橫紋肌溶解、瀰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致命的併發症,甚至死亡,中暑患者的死亡機率約為30%-80%。
◤2025理財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