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不穩定,4月連日大雨,衝擊蔬菜產量,間接影響物價,再加上外食費、房租漲勢延續,以及醫療費用走高,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24%,同時,主計總處也上修今年,CPI年增率至2.07%,而是否會持續超過,2%的通膨警戒線,成為新常態,也讓人憂心。
餐飲集團公關長高林禎:「面對這樣子的世界通膨,確實我們已經做好,一個相關的心理準備,那其實也擬定了相關的配套措施,譬如說在採購部分,會是用聯合性的採購,相對的進價成本會壓低,那另外在整個因應電價調漲的部分,也用所謂的我們是用一個,節能標章省電的設備來做使用,那用集中區域(開放)的方式來做替代,那相對的可以降低這些相關成本的支出。」
集團食材大批進貨,把通膨衝擊降到最低,但如果是一般商家又或者,平時有在煮飯的民眾,買食材的漲幅勢必有感。
主計總處認為,蔬果價格是受到天候不穩定,而外食費及房租也持續上漲趨勢,再加上部分醫療院所調升掛號費,以及4月起電價調漲,且跨境旅遊需求大,支撐娛樂服務費用價格,導致5月通膨率又超過警戒值。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副秘書長顧上鈞:「(協會觀察)街邊店主要影響還是房價、房租,假設現在為了抑制通膨而升息,租金也會相應的提高,當然也就會影響到業者的經營成本,但根據我們目前的掌握,大部分的業者考量到消費者的接受度,都會選擇先自行吸收成本,不會馬上反映在末端的售價上面。」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蔬菜)供給有點短缺的現象,所以就會造成就是,相關的物價就會比較高,那它的影響有可能是蔬菜水果,餐廳外食等等這些,我們國內是有一些讓物價上漲的因素,但是如果那個進口物價的價格是下跌的,那可以抵銷掉我們國內讓物價上漲的這些壓力,(不過)大家也得慢慢習慣,就是我們的CPI年增率,有可能就是維持在2%上下。」
有沒有可能成為新常態,也就是持續超過2%,專家看法不一,畢竟推升物價調漲的因素很廣,不過主計總處已經上修,今年整年的年增率至2.07%。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接下來2個月(6、7月)還是有機會,這個通膨會在2%以上,但是不會超過2月應該不會,因為我們看通貨膨脹率,它是一個年增率的概念,6月、7月相較之下,去年的這個物價指數,還是相對是比較低,所以有可能會推升,接下來2個月的這個CPI年增率,但是接下來到8月、9月之後,就有可能能夠比較有效控制在2%以下。」
專家也點出地緣政治的風險,以及國際原物料價格,還有美國聯準會升息與否,等因素都是觀察重點。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在疫情之前,就是我們台灣的CPI年增率,大概都在1%上下,(不過)異常氣候還有減碳,它所帶來的這個成本的增加,那這部分多少會反映到物價,那這部分我想也是一個長期的趨勢。」
2%警戒值是否達成,也是經濟政策的參考值,不過通膨最直接有感的,還是日常開銷民眾的荷包。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