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快做好防颱準備!反聖嬰要來了 專家曝:颱風生成將靠近台灣

記者 葉韋辰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29 09:19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29 09:19
play
讀新聞
00:00 / 00:00
1 x
播放速度
  • 0.5x
  • 1x
  • 1.25x
  • 1.5x
  • 2x
play pause
聖嬰訊號到了尾聲,下半年將轉為反聖嬰現象。(圖/葉志明攝)
聖嬰訊號到了尾聲,下半年將轉為反聖嬰現象。(圖/葉志明攝)

今年首颱艾維尼26日生成,不過由於距離台灣較遠沒有直接影響天氣,但是要特別注意,根據美國國家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研究,聖嬰訊號到了尾聲,下半年很有可能轉為反聖嬰現象,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博士林得恩就直言「反聖嬰成形,幾乎篤定!」,他同時示警,反聖嬰年通常西太平洋上生成的颱風會減少,不過一旦生成會比較靠近台灣。
 

 

 


林得恩提出美國國家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5月最新研究,指出根據目前最新氣候預報模式模擬結果,聖嬰現象的訊號已近尾聲。隨後,反聖嬰現象將再度接手,預測評估今年7至9月形成的機率再提昇為69%;9月之後,形成的機率都在80%以上;11至翌年1月發生的可能性也再提昇至87%。整體來看,反聖嬰肇生的機率愈來愈大。
 

他也分析,反聖嬰現象對臺灣天氣的可能影響,根據過去歷史事件的統計分析,反聖嬰現象肇生時,當年臺灣夏天及隔年春雨的降雨量都會減少,秋季在東北部及東部的降雨量也會增多,冬天到隔年春季氣溫會比較低。另一方面,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數量會減少,但一旦生成後,通常都會比較靠近台灣。

中央氣象署則說明,聖嬰現象或反聖嬰現象通常發展於「春末夏初」,在秋末冬初「最強」,於隔年春季減弱。聖嬰現象通常持續時間較短,約為半年至2年;反聖嬰現象則大多會連續發生,半數以上會持續2至3年之久。聖嬰通常2至5年發生一次,反聖嬰則平均2至7年發生一次,約有50%的聖嬰現象結束後,隔年便會出現反聖嬰現象。

 

 
#颱風#台灣#聖嬰#反聖嬰現象#天氣#氣象#氣候預測#大氣科學#降雨量#氣溫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48

0.0932

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