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艾維尼2018年出現過!颱風名字多 氣象署曝「1情況」恐被永久除名

記者 張良瑜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26 14:57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26 14:57
play
讀新聞
00:00 / 00:00
1 x
播放速度
  • 0.5x
  • 1x
  • 1.25x
  • 1.5x
  • 2x
play pause
輕颱艾維尼今早生成。(圖/氣象署)
輕颱艾維尼今早生成。(圖/氣象署)

今年第一號颱風在今(26)天早上8點生成,名字叫「艾維尼」(Ewiniar),氣象署表示,是密克羅尼西亞「暴風雨神」的意思,「然後也離臺灣遠遠的,基本上對我們的天氣沒有直接影響。只有週一到週三會間接帶來長浪的現象,北海岸、東半部及恆春半島、蘭嶼綠島沿海活動的朋友要注意。」氣象署也說明,當有些颱風為一些地方帶來重大災情,就有可能被永久除名,不再使用。

臉書粉專「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說明颱風名字來由,「颱風的名字五花八門,有些是動植物、有些是地名、神話人物、甚至星座...等。這些名字是由世界氣象組織鄰近西北太平洋的14個會員國或地區,每個會員分別提供10個名字,然後集合而成,所以10*14,總共彙整成一份有140個名字的總表。」

 

「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表示,每當西北太平洋有颱風形成,就會按照名稱表依序取用,成為新颱風的名字。依據順序,去年的最後一顆颱風是「鯉魚」,所以今年的第一號颱風,就是他的下一家「艾維尼」。

「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補充,由於西北太平洋一年平均約有25至26個颱風形成,因此命名列表大約5至6年會用完一輪就會再重新輪一次,所以2018年也曾出現過名叫「艾維尼」的颱風。

「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表示,當有些颱風為一些地方帶來重大災情,就有可能被永久除名,不再使用。所以它留下的空缺就會有新的名字補上去,因此這份表裡,每年還是會出現幾個嶄新登場的名字。
 

回顧去年9月影響台灣的颱風「海葵」,原本的名字並不叫做海葵,而是「龍王」,於2005年9月26日形成,當時強烈颱風龍王造成中國大陸147死逾39傷、台灣則是2死73傷,財產損失超過9億美元,因此中國大陸提出除名的要求,改名為「海葵」。
#颱風#氣象署#命名#災情#西北太平洋#氣象組織#海葵#龍王#艾維尼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50

0.0940

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