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心情恐影響死亡率! 研究曝:焦慮症死亡風險增43%

記者 王馨儀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10 09:46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10 09:46
play
讀新聞
00:00 / 00:00
1 x
播放速度
  • 0.5x
  • 1x
  • 1.25x
  • 1.5x
  • 2x
play pause
有焦慮症的患者死亡風險比一般人還要高。(示意圖,非當事人/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有焦慮症的患者死亡風險比一般人還要高。(示意圖,非當事人/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心情不好恐影響到死亡率!研究顯示,有焦慮症的患者死亡風險比一般人還要高,甚至比精神病患還好。醫師指出,因為病人的情緒和健康密切相關,改善病人的情緒管理不僅對於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至關重要,也可能對他們的生存時間產生影響。


慮症病患的死亡風險,甚至可以增加至43%。(示意圖,非當事人/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重症科醫師黃軒指出,一篇論文指出,焦慮症病患的死亡風險比一般人增加了4.3%,甚至高於精神病患者的0.63%;另一篇研究顯示,焦慮症病患的死亡風險,甚至可以增加至43%。而英國伯明翰大學的焦慮研究顯示,焦慮症病患的死亡率增加了14%,尤其是已患其他身心障礙、有恐懼感、有生活壓力的人。  不過,研究人員也認為,雖然焦慮症患者的死亡風險會上升(14%),但這種死亡風險也會根據焦慮症類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呈現。  

 

台灣則發現,住院病人中有58.3%的人有情緒困擾,而這些情緒困擾與健康問題包括「疼痛」、「焦慮」和「睡眠紊亂」,有顯著的相關性。  黃軒指出,慢性病越來越普遍,慢性疾病目前佔全球所有死亡人數的60%。研究顯示,大約20%的慢性疾病患者有憂鬱症,是普通人群的2倍以上。

 

而有憂鬱症傾向的人,若有合併慢性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關節炎、哮喘和糖尿病,其死亡風險更大,這不僅增加了他們的疾病負擔,還可能提高死亡率。黃軒表示,這些研究結果都指出,病人的情緒狀態與他們的健康狀況密切相關,並且確實會影響他們的死亡率。黃軒表示,想改善病人的情緒,建議可以從幾方面著手:

 

一、 認識情緒: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識別引起負面情緒的原因。

二、 尋求支持:建立支持系統,包括家人、朋友和醫療專業人員。

三、 心理治療:積極參與心理治療或諮詢,學習有效的應對策略,以減少負面情緒的影響。

四、 自我效能:提高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健康和情緒。

五、 情緒對健康,甚至死亡風險的影響不容忽視,特別是對於慢性病患者來說,良好的情緒管理,不只是提高生活品質,也是降低自己生病死亡風險的關鍵。

 

 
#焦慮症#心情#死亡率#精神病#患者#憂鬱症#心理健康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71

0.0782

0.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