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台灣百年溫度上升1.5°C 氣象署:颱風數量減少、強度增強

記者 劉彥萱 / 攝影 黃冠瑋 李皇龍 羅士朋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02 22:44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02 23:06

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不僅帶來高溫,洪水、乾旱,在世界各國更釀成嚴重災害。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監測資料顯示,過去百年,台灣溫度上升約1.5度,總降雨日少了40.9天,而且隨著氣候變遷加劇,未來冬季變短、夏季變長,這些異常景象,恐怕會成為全人類的新日常。

圖/TVBS

 
夾雜土石泥沙混濁洪水,中國大陸南部四月中連日遭暴雨襲擊,廣東地區成為重災區房屋倒塌釀成死傷,不只大陸,中東地區同樣降下滂沱大雨,杜拜在短短12小時內,就降下一年份的雨量,極端氣候頻繁出現,全球各地陸續傳出暴雨洪災,氣候變遷腳步加快,各國都難逃衝擊。

記者劉彥萱:「全球氣候變遷,氣象署日前指出,過去百年台灣的溫度上升1.5度,年總降雨量變化不大,但降雨天數卻減少,顯示未來極端降雨的頻率,強度都會增加。」

根據氣象署百年來的監測資料顯示,台灣從1910年開始,平均溫度持續上升,每10年增加0.15度,但到了近30年,每10年溫度上升0.27度,而台灣年總降雨量,過去百年變化雖不大,但總雨日卻少了40.9天,顯示大雨頻率增加,乾季越來越乾,濕季越來越濕,氣候走向極端化。

 
氣象署海象氣候組氣候預報科長羅資婷:「這個乾期已經過去是從秋天到冬天,那現在的乾期已經延長到春天,所以我們變成要整個,不下雨的時間已經越來越長。」

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雖然只是中颱,但卻帶來破紀錄的雨量,阿里山的雨量站總累積雨量超過3000毫米,甚至超過我國一年平均降雨量,這種極端強降雨颱風,帶來超大豪雨,釀成嚴重災情。

氣象署海象氣候組氣候預報科長羅資婷:「其實2006年整體來說,不是一個少雨的年份,可是他們把莫拉克,這三天的雨量拿掉以後,其實我們可以看到2009年就是非常少雨年,所以就是說,這個颱風雖然有來了,影響了大概三天,可是它三天雨量,可能就佔了一整年的雨量,非常大的單體。」

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郭鴻基:「在我們的颱風,在最近30年下雨下得很多,但是它的下雨下得很多,是因為颱風走得慢,所以是下雨時間變長,並不是下雨的量變大。」

集中降雨往往讓人措手不及,氣象署進一步指出,侵台颱風個數,近幾年雖然減少,但降雨強度增加,過去百年來7到9月,颱風季降雨強度,每10年增加18.4毫米,秋季每10年增加19.52毫米,極端降雨颱風減少,很容易出現過與不及的現象。

中研院環變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侵台的颱風會少很多,可是它一旦升成的話,平均來講,它雨量就大很多,可以增加30%、40%那麼大,侵台颱風也是一樣,所以未來就是說,當你下雨天數少的話,對我們水情不好,水資源缺乏,可是如果日來下很多雨的話,對我們的防災就是很大的衝擊。」

氣候變遷已經影響到,你我這一代人的正常生活,許晃雄也指出,如果人類繼續排放過多的溫室氣體,氣溫變高,夏季不只更熱,而且會越長,恐長達7個月,冬天則會愈來愈短,恐怕到本世紀末,台灣冬天就要消失。

 
中研院環變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那過去其實幾十年來,冬天已經縮短了30天了,根據我們過去的定義,未來會繼續減少,那甚至很可能在一個很極端的情況之下,大概21世紀末,台灣可能基本上就很難感受到,我們現在有的那種冬天的感覺,整個冬天不見了。」

氣候變遷影響層面廣,對下一代的衝擊又會更大,全球暖化,早已不是未來式的警告,而是現在進行式的災難。

 
 

◤富邦全民線上跑,立即參賽◢

👉日常輕鬆跑步就能領樹愛地球

👉立即參與抽Gogoro等永續大獎

👉全台8大跑步地點等你來解鎖


◤吃燕麥全穀 好處多◢

👉減碳資優生!桂格穀物商品首購7折

👉不只降膽固醇!燕麥全穀還能降低碳排

👉吃燕麥全穀減碳40倍,環保又健康


#氣候變遷#台灣#環境#氣象署#極端氣候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48

0.0801

0.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