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花蓮地震後,不僅餘震不斷,現在就連美國東邊紐約,也有地震發生,而且還是紀錄上240年最強的一次,讓不少紐約人都驚呆了,因為東邊岩層堅固,地震發生頻率跟台灣相比真的少之又少,只是大家不免擔心,全球是否會進入地震活躍期,專家指出目前都算是在平均值內,反而日本比較擔心百年週期快到的「南海海槽地震」,進入倒數階段。
地震的驚悚場面不僅在台灣上演,紐約當地5號這一天,嚇壞不少人。
因為才剛發生403大地震,緊接著美國也震,明明不是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東岸,讓4200萬人驚呆了,從紀錄上來說是240年來最強的一次。
地震專家郭鎧紋:「其實大西洋的兩側,是非常穩定的,就是被動的大陸邊緣,它的地殼非常的安定,它海洋地殼跟大陸的地殼交接得非常好,就是並沒有發生什麼斷裂或隱沒的情形。所以紐澤西州這一次的規模4.8的地震,其實是周期很長很長很久才碰到一次。」
釋放能量跟台灣比起來,真的是小巫見大巫。因為根據美國地質調查,403的花蓮地震規模7.2,跟美東比起來差了8000倍。
因為東岸岩層較為堅固,震波可以傳遞的更遠,所以東西岸如果都發生類似的地震,東岸可以感受的範圍就會較廣。而且這回根據監測發生地震的是拉瑪波斷層,他貫穿整個美國東北部,上一次的較大挪移已經是1957年的事情了,哥倫比亞大學的拉蒙多哈堤地球觀測站,就發現有類似的規律,紐約周邊約100年會發生一次規模5的地震,每670年會有規模6以上的,要更大的地震要長達3400年。
只是接連的天搖地動,不免讓民眾開始擔心是否進入全球的地震活躍期。
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吳逸民:「事實上美國的地震,雖然在紐澤西那邊比較少見,這個地震也不大都規模不到5,所以像這樣的地震的發生事實上都是巧合,沒辦法說是整個地震比較活躍,那是因為像台灣有災害性的地震,所以大家比較注意地震的消息,所以就會覺得說地震怎麼比較頻繁,可是你回頭來看看的話,事實上整個全球目前的地震活動,並沒有比較頻繁。」
專家大多認為只是巧合,畢竟台灣和美國分屬在不同的板塊上,距離又遠,再加上以世界地震數據觀察來說,2023年全球發生規模7以上的14次,6以上的有63次,其實這幾年來都是在平均值。如果以現有資訊去推論全球,進入地震活躍期的說法還是有待深入研究。
不過鄰近我們的日本,確實有不少研究人員都擔心距離南海海槽大地震,真的不容忽視。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日本他們是很擔心,就是說南海海溝上一次是1949年已經80年了,因為他們地震也差不多是百年週期,他們就很擔心南海地震會來,一來規模甚至會到規模會到9。」
日本台灣都是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板塊的隱沒帶,每年都會有7到8公分的位移,能量累積下,就是不斷的釋放能量發生地震,甚至有學者說全球的地震活動,是有周期性和集中性,儘管這樣的推論見仁見智。
地震終究還是會發生,不管會更加頻繁或是遇上規模更大的,政府的防災研究和規劃不能間斷,時時做好準備,民眾更得要對災害有所警惕。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