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死者和患者體內驗出米酵菌酸,今(2)日有案情又有重大進展,在寶林生物、環境跡證驗出米酵菌酸陽性。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為什麼廚師的手還驗出米酵菌酸毒素!?」並解讀3大原因,直言「就算是極微量都驗的出來。」
蔣萬安今日在記者會中表示,台北市衛生局3月24日首度前往餐廳稽查時,已採集刀具、砧板等環境及人員手部生物檢體,同時委託台大法醫所協助檢驗,昨(1)晚間台大法醫所回報在這些環境及生物跡證中驗出米酵菌酸陽性反應,強調「寶林責任跑不掉」。不過,究竟米酵菌酸的源頭及途徑為何?蔣萬安表示,細節還在積極調查中。檢警將透過監視器進一步追查,中央也將培養毒素來找出來源。
蘇一峰在個人臉書表示,「還有很多人很好奇,為什麼廚師的手還驗出米酵菌酸毒素!?廚師都不洗手的嗎?」他解讀主要可能的原因是有三個,包括:1.米酵菌酸是一個很穩定的化合物,可以在環境保存很久,而且又是高脂溶性,在油脂的廚房中適合存在很久;2. 因為環境中還有米酵菌酸,廚師丟掉舊的料理還有米酵菌酸,手都還有碰到米酵菌酸的關係,洗手不容易完全清除乾淨;3. 檢測用的工具是質譜儀,手的表面只要有,就算是極微量都驗的出來!」
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表示,要說產毒源,還是砧板上產毒可能性比較大,「刀具我們會頻繁清洗,專業的廚師也應該都會洗手,唯獨砧板可以長時間在廚房溫度、有氧、有發酵澱粉、有油、有各種食材存留為培養皿。」他直言,砧板清洗頻率不夠放在環境下,的確是有彈藥的「地圖砲」,「砧板也不是現在才被懷疑,而是過往在歐美每一個細菌食物中毒全部都有提醒。」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