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保母虐死1歲童!兒虐與失業率密切相關 醫分析虐童6心態

記者 王馨儀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3/13 09:10
最後更新時間:2024/03/13 09:10
play
讀新聞
00:00 / 00:00
1 x
播放速度
  • 0.5x
  • 1x
  • 1.25x
  • 1.5x
  • 2x
play pause
1歲童遭到保母虐待致死。(圖/TVBS)
1歲童遭到保母虐待致死。(圖/TVBS)

台北市劉姓保母姊妹涉嫌虐死1歲多男童凱凱(化名)遭收押。對此醫師指出,研究顯示,兒虐率與失業率的密切關聯。除此之外,虐童案件背後的成年人心理分析是一個複雜的議題,涉及多種心理和社會因素,包括發洩壓力、扭曲成就、滿足變態等原因。


保母背景遭起底,曾在某幼兒園教書過。(圖/翻攝自當事人臉書)

 

重症科醫師黃軒指出,台灣平均每天36名兒童受虐,先前長庚研究指出「兒虐發生頻率與疫情相關」,失業率每上升一個百分比,隔年的兒虐率,將上升萬分之七:「如果推估台灣兒少人口有360萬人來計算的話,疫情的失業率上升一個百分比,隔年就會多增加2,500位受虐兒童。」同時,國外研究,也早已顯示兒虐率與失業率的密切關聯。根據國外研究,美國在金融海嘯時期,美國兒虐案件激增,失業率與兒虐率的起伏曲線呈一致吻合狀態。

 

黃軒指出,虐童背後成人的心理分析,有幾個可能因素,當中包括「發洩壓力」,教師或看護人,因工作和生活壓力(例如失業、家庭不和階)過大,可能會將自己的壓力,發洩到幼兒身上;「情緒勒所」,有些成年人可能因為無法有效處理和管控自己的情緒慾望,而對周圍進行情緒,失控的勒索,這些包括虐待兒童,造成了重大危害。

 

還有「扭曲成就」一些虐童成年人,可能在自己的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較低,面對弱小的兒童時,就會感到自己強大,從而獲得心理上的慰藉;「滿足變態」由於經濟貧困、生活變更、社會壓力等原因,一些人可能會出現人格障礙或性變態等心理問題,而虐待兒童,可能是他們試圖滿足這些變態心理的方式。

 

黃軒指出,預防虐童案件的措施是多方面的,涉及家庭、學校、社區和政府層面。不會只有一個方面或方向弄好,預防虐童案件就變少。可以從提升公眾意識、專業人員培訓、學校資源支援、家庭支援計劃、法律與政策、社區網絡支持等方面來支持。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招財能量爆強的財富精油,還可抽Audi

👉偷做醫美嗎?臉怎麼亮成這樣

👉你有聽過洗髮精也要換季嗎?


保母虐死嬰

#虐童#心理#心理變態#醫師#受虐#保母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25

0.0752

0.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