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糧食危機怎解?遺傳選育救養殖 「吃在地」糧食不求人

記者 葉郁甫 / 攝影 花振森 報導
發佈時間:2023/10/05 10:59
最後更新時間:2023/10/05 11:09

極端氣候的頻繁發生,和國際情勢動盪,影響了進出口貿易,連帶衝擊國內糧食安全。然而,台灣本身的環境限制,糧食自給率始終只能在三成到三成五之間徘徊,所以糧食一旦短缺,危急程度可想而知。因此水產試驗所等公部門和學術機構,早已著手找解方,像是透過改良增加產量。而拚轉型的農村,也帶頭"吃在地",和推動食農教育,試圖從觀念讓民眾支持糧食自產。

圖/TVBS

 
民以食為天,池魚亦然。

食慾好活動力佳,水產試驗所的池子裡,每一尾吳郭魚,游得生猛有勁,不分酷暑或是寒冬。

水產試驗所淡水養殖研究中心主任楊順德:「魚跟人一樣,在我們環境變化大的時候,比較容易生病,以往沒有這麼盛行的疾病,反而因為環境的氣溫,水溫的提高,反而那些病變頻繁了,從育種上面,我們去找出比較耐環境變動的品系。」

 
糧食危機防範於未然,淡水養殖研究中心,位處彰化鹿港,正好是近幾年,對極端氣候感受最深的地區之一。

當氣溫和雨量少了中間值,養殖漁業鉅額損失的另一面,就是漁產欠收。

用產量擴增應對環境威脅,種原室裡,培育八個品種十種以上品系的吳郭魚,以混種的「超雄性」種魚,YY性染色體的特性,控制繁衍量,同時增加取肉率高的雄性魚隻。

同樣從魚苗到一公斤的體型,新的品系成長只需8個月,和既有品種14個月以上相比,飼育速率接近翻倍。

水產試驗所淡水養殖研究中心主任楊順德:「當我們需要的時候,我不予匱乏,而且可以提供我們,優質的動物性蛋白源,尤其是我們四面環海,我們對於魚的需求量,其實是相對的,比其他地區還要高了。」

但要有效提升產能,魚隻肥美的前提,是健康長大。

記者vs.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副研究員杜金蓮:「這是牠自交生出來的小魚,我們都會把牠集中,這邊都是海水的。」

 
在遺傳選育的核心基地,魚苗從這開始,適應不同環境。

記者vs.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副研究員杜金蓮:「因為我們不能與天抗衡,以後有可能都會走到室內,設施養殖的部分,牠可以忍受比較大的密度,又可以正常的成長,那就是我們要的。」

魚缸上寫著耐寒第一子代,代表牠們在10度C水溫之中,也能平安存活,是未來商用改良重要工具魚。

圖/TVBS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副研究員杜金蓮:「105年那一次的寒流,我記得(水溫)是5到6度,然後我們的吳郭魚都躺平了,我可以讓它從,例如說一個小時,拉長到四五個小時的適應,那是不是我幫你,爭取了三到四個小時的時間,可以讓你趕快去處理你的池子,就減少牠的折損。」

為了穩固自產糧食,產學絞盡腦汁,設法在全球氣候和衝突情勢下,稍微找回供需重心,但進口食品早已佔據國人的日常,要減少依存度,哪有那麼容易。
 

資深記者葉郁甫:「除了大環境的變化,離大家還有點遙遠,民眾之所以對糧食危機無感,其中一大原因,是因為飲食跟土地早已脫節,當台灣未必具有高產量的潛力,那麼吃在地的文化,也是時候開始啟動。」

現採的麻糬茄,鮮嫩有光澤,彰化二水既然以農產聞名,瓜果當然俯拾即是。

農場老闆娘詹娜雯:「我找到一個了,每天都來絲瓜園尋寶,(這個太大的不能要嗎),對這個有的都已經變老了。」

農場主人許慈良:「放任它生長,有多少長多少我們就收多少,做共同運銷到批發市場去,比較小的零售商來自己家裡載,我們在地的物產在地生產,讓在地我們這附近周圍的人,都可以吃到我們在地的農產。」

餐廳店長陳淑芳:「其實我們就會去跟我們,二水在地的小農,那個青年農民去聯繫,看看他們有些什麽食材,像我們這一道的話,裡面我們有用的火龍果花,這個是外面所沒有的,而且我們是必須,當地才有辦法取得的。」

餐廳主廚沈佑澤:「在夜市你們有吃過炸榴槤,火龍果花你們沒吃過吧。」

火龍果現採茄子,沾滿麵糊下鍋酥炸,限定版的蔬果天婦羅,還有當地蜂農生產的花粉涼麵,成了獨門美食,轉型中的老農村,居民用生活體現「吃在地」,更結盟打造社群網路,讓農產品牌化,起心動念的原因出於感慨。

記者vs.土瓦特數位群聚領導人郭燉論:「因為二水人口畢竟少,那大部分家裡面都有,自產自己的東西,但是如果外地來的,或者自己沒有農地的,他們還是習慣性,會到便利商店或連鎖超市去買,你們會覺得這個樣子很可惜,當然是很可惜啊,如果你能自給自足的話,你不需要去買外面的東西,你照樣可以活的很好,而且吃的很健康。」

地產地銷,恰巧是部分學者的眼中,糧食危機另個解方,推廣的關鍵在於觀念。

香草園園主劉煌基:「其實我們食農教育的對象,我們是盡量以國小國中,讓他們知道說原來糧食危機,糧食生產對我們國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不只跟他們講說,如果你多多採買我們國內的農產品,可以幫助青農去維持他的生計,那順便也可以維持台灣的農業的根。」

農漁牧的產出如果收入不佳,將變相造成了土地轉用,連帶影響糧食自給率,然而居住在都會區,對糧食安全的感受,和自給率未必正相關。

前台大農經系系主任兼所長徐世勳:「糧食自給率是它裡面的一個,比較強調供給面的部分,它不考慮到需求面,不考慮到一般消費者的所得,還有營養的部分,糧食自給率,我們現在算大約百分之3233,是很低對不對,你有沒有看到我們大家很恐慌,然後到市場上去搶購。」

同樣地狹人稠的鄰國,感受又是如何,南韓的民調公司,年初曾調查國內糧食憂慮,73%的人樂觀看待,但談到漲價有感的民眾多達9成3,79%認為飲食開銷大,因此被問到如何防範糧食危機,八成的人認為提高糧食自給率,應優先於確保海外供應鏈。

而和台灣處境類似,評量標準也接近的日本,2021年38%的糧食自給率,也讓國內戒慎恐懼,但幾乎沒有農地的新加坡,卻曾在2018年全球糧食安全指數,拿下第一,學者認為相關的數字可供參考,而非唯一標準。

前台大農經系系主任兼所長徐世勳:「畜牧業你不要看他也是,那個自給率大概九十幾,其實它的飼料,全部都從美國阿根廷,巴西那邊進口的,百分之九十五都是進口的,你說有達到自給自足嗎,(貿易)不是跟糧食安全是對抗的,它也是一種調適的策略。

糧食自產或進口,沒有對錯之分,選項多多益善。

圖/TVBS

然而當全世界,都重新學著和環境打交道,懂得自給自足,才更有本錢,在危機之中處變不驚。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世界糧食日

世界翻轉中

#糧食危機#極端氣候#國際#情勢#世界翻轉中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650

0.0783

0.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