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都在缺工,在出國觀光旅遊復甦的這陣子,對餐飲旅宿業來說,人力更吃緊,台灣業者坦言,用機器人有幫助,但還是無法做完所有事,像收餐盤、收桌子,或遇到階梯、斜坡等,現階段都還是卡卡,今天就要來借鏡其他國家,看看日本、南韓、新加坡,有什麼方法來解缺工困境。
送餐機器人:「我來了,有需要服務嗎23客人。」
過去拉推車送港點逐桌問,現在客人線上點菜直達桌邊,讓吃到飽節省外場人力,尖峰餐期從以前要10到12人,如今砍半5到7人就能HOLD全場,用AI用科技解缺工困境,但還有難題。
餐廳服務員vs.用餐民眾:「請問這邊還有需要嗎不要了,那這邊幫你收掉喔。」
收不吃餐點和空盤,機器人很難代勞,服務員得問客人,也怕機器人用途被搞錯,用過餐具混放到要送的餐點裡,但業者認為不難解決,預估半年到一年內就能達成。
記者洪浚緯:「這一家川菜粵菜吃到飽餐廳,還是有部分的餐點,是放在自助吧台上讓民眾自取,但是有超過50道的菜要現點現做,因此還是需要人員送餐。」
機器人從廚房出發,只是走一半就停沒到桌邊,由外場一人端一盤分送各桌,不一次到位的原因是,餐廳斜坡多又有階梯,和木頭柵欄造景機器人難行動,但靠兩段式接駁,還是讓外場少走70趟路。
餐廳協理童佩雯:「可以把所有服務生都留在現場,客人有任何需要,就可以即時做出反應。」
餐廳服務生吳愫瑛:「以前的話一天大概就是100趟,一直走來走去這樣,大概就是(端)一公斤啦對對對,然後有時候很忙的時候,就是兩手一直一起拿。
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日本的這個餐飲業開始慢慢地,他們會把他的營業的時間,做某一種程度的限縮
和台灣餐飲文化類似,又要接待大量觀光客,日本也受缺工所苦,除了砍營業時間,大量使用科技協助,在今年六月也開放第一類身份,包含旅宿和餐飲共12個產業,外國工人到日本工作可帶家人,原則上沒有居留期限要吸引人才
而新加坡各行業,大舉啟用自動機器人,像國家圖書館,用機器人掃描書架,能處理約三成藏書,而各捷運站,則有30多架機器人,為通勤消費者泡咖啡。
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各國)一方面當然透過提高待遇,來增加人力之外,一方面我覺得還是要盡量減少,維持相對的營業規模情況下,減少人力的投入。
專家呼籲政府思考,提供微型餐飲店家融資,升級無人化自動化,但解決缺工責任,還是在企業本身,應提高待遇多用銀髮族等,再加上科技工具才能改善。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