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在2012年已經全面禁止使用格子籠飼養蛋雞,而在台灣還有約9成都是以傳統方式飼養,2到4隻母雞一起關在只有A4大小的籠子裡,常常因為互相踩踏打鬥而死,環境不佳也使母雞身心不健康,導致必須以更多藥物治療造成食安風險,為了穩定產蛋率,農委會也推動禽舍改進,截至5月底,共有200座雞舍申請,遠超過政府將核發的60座。
放牧式蛋雞農場業者周怡君:「歐盟他們其實在2012年,他們就已經全面禁止用格子籠的方式,來飼養蛋雞,但是以台灣目前的現況來講,大概還有九成的母雞是,關在小小的籠子裡面。」
但台灣將近9成以上,都還是傳統的籠飼,2到4隻母雞,一起關在只有A4紙張大小的籠子,無法跑跳展翅梳理羽毛,更常常因為互相踩踏打鬥而死,飼養環境不佳,也使母雞身心不健康,必須以更多藥物治療,這些都增加雞蛋食安上的風險。
許多業者開始走向平飼,和放牧區的大小,也必須是一比一,而室內多層的棲架,也滿足雞隻在高處歇息的本能,是目前最友善的飼養方式。
放牧式蛋雞農場業者周怡君:「其實這個沙浴對牠們來講是非常重要,如果雞可以做沙浴的話,牠就可以自己清除身上的外寄生蟲,我們就不需要去噴一些殺蟲劑。」
雞隻身心靈自然健康,生下的蛋蛋殼厚實蛋黃也挺立飽滿,但飼養成本比傳統籠飼高出五倍左右,放牧方式飼養難度也相對高,因為活動範圍廣,疾病防治難度大,必須靠人工仔細觀察。
放牧式蛋雞農場實習生張郁琪:「這些是我在地上撿的,因為有些雞會在地上生蛋,所以我們要把它撿起來,不然下午在撿的話它會很髒。」
傳統籠飼一個人可以管理上萬隻雞,放牧式管理如果有自動集蛋箱,一人可以管理一萬隻,但手工撿蛋的木箱,人力就要多3-4倍。
放牧農場實習生張郁琪:「就是高床也要撿,地上也要撿因為有些雞,還會在高床上面生,如果上高床的話我們要去看飼料跟水線,看他有沒有流出來還有沒有飼料,一天差不多三次,因為早上一次中午差不多,11點左右再去巡一次,下午差不多3:30再去巡一次。」
改變了雞隻的生活環境之外,農委會統計發現,劇烈溫差,也會造成產蛋率大幅下降,因此密閉水簾式的雞舍,能自然降溫,讓母雞不會因悶熱而懶得生蛋,因此農委會投入10.5億元,推動台灣雞舍轉型升級。
屏科大動物科學與畜產系主任余祺:「糞便的消毒人員的進出的控管消毒,消毒的部分要同時做好,不然的話你整個密閉式的畜舍,悶在裡面的時候,萬一有疾病的產生的時候,是整個畜舍都在裡面內部的循環。」
台灣現代化的養雞場,目前只占8.3%,因此禽舍重建補助標準,包含規模五萬隻以下,每場補助50%,升級非開放式禽舍最高補助450萬元,水簾密閉負壓環控禽舍則最高補助1000萬元。
屏科大動物科學與畜產系主任余祺:「如果說去優先選的話,可能通風要先去優先做改善,基本上如果你是要改通風降溫,可能已經夠了啦,所以就是要看你要做到什麼樣的程度。」
導入智慧永續相關設備,希望穩定台灣的蛋雞生產,但雞農也擔憂,設備改建時龐大的資金問題,以及大多雞場都是租借,還必須徵求房東同意,甚至不必然,有使用執照或牧場登記也不合規定,在推動上仍然有一定的困難度。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