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日前接獲民眾通報,食用餐廳販售的「古早味芋頭糕」後出現口腔刺麻症狀,最後經過鑑別,確定是食物底部誤用姑婆芋導致。姑婆芋植株因為外觀和芋頭相似,兩者不容易辨識,因此常有誤食而中毒的案例。民眾如果誤食姑婆芋,通常會出現口腔局部燒灼疼痛、喉嚨麻痛、噁心想吐等症狀。
食藥署公布,過去台北市有民眾食用從餐廳外帶的荷葉粉蒸排骨後,出現喉嚨痛、胸悶的症狀,食餘檢體的荷葉經鑑定為姑婆芋葉。甚至也有新北市民眾外帶便當店的盒餐回家食用後,發生噁心、嘔吐、喉嚨痛、腹痛及吞嚥困難的症狀,經調查食餘檢體含有姑婆芋芋梗,本案是因為業者未落實驗收食材,將姑婆芋梗誤認為一般可食的芋梗而造成。甚至,內政部前部長徐國勇也曾不慎誤食姑婆芋中毒送醫。
一般來說,姑婆芋又稱海芋、山芋、觀音蓮、天荷芋等分布在2千公尺以下山區林下、河邊或陰濕之地,春天結出紅色小漿果,全株之汁液及塊莖有毒。且姑婆芋不會因為烹煮而降低毒性。芋頭葉片和姑婆芋葉片相似度高,但並非兩者都能食用。一般芋頭葉面有絨毛,葉柄與葉面相接處呈深紫色;姑婆芋葉面則是表面光滑,葉柄與葉面相接處無紫紅色。
姑婆芋內含的草酸鈣、氫氰酸及生物鹼,因此民眾如果誤食,會出現喉嚨痛、口腔麻木等症狀,部分患者則伴隨流口水、口齒不清、吞嚥困難及腹痛等症狀。食藥署也呼籲,餐廳業者應確認食材的正確性,並避免誤用姑婆芋葉包覆料理進行烹調,另提醒民眾勿自行採摘食用來路不明的植物,以免因逞一時口腹之慾,造成身體健康上無法挽回的傷害,若民眾因食用不明植物出現生理不適的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
◤2024年末運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