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0多歲女性,因全身疹子奇癢無比就醫,經檢查發現大片紅疹密集分佈於腹、腰、大腿內側及肩頸等處,類似情形從前曾經發生過兩次,詢問病史發現她會固定於後院曬衣,該處經常會有八哥出沒,可能是寄生在鳥類上的禽蟎惹禍。醫師指出,禽蟎叮咬的疹子是丘疹樣蕁麻疹,最常見於腹、腰、肩頸、手臂、腋下及大腿內側,叮咬的軌跡會停在衣褲、胸罩、肩帶邊緣,如想預防,要盡量防止鳥類在房外棲息、築巢、避免戶外曬衣,家中保持乾燥,才可加速禽蟎死亡。
更多新聞:胖胖族愛吃麵食徒增熱量 「211飲食比例」吃出健康
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禽蟎臨床案例每年4月底開始出現,一直延續到8月,以5月為高峰。這樣的時間分佈符合鳥類繁殖期,這時候求偶、築巢、覓食活動最為頻繁;而在台灣的是熱帶禽蟎,禽蟎寄生於各種鳥類及雞隻的皮膚表面吸血為食,也可闖進屋內吸食人血,成蟲體長約0.7毫米八隻腳,灰白色,吸飽了血會變成紅棕色。
潘解釋,禽蟎叮咬的疹子是丘疹樣蕁麻疹,通常成群地出現,也可能散在出現,最常見於腹、腰、肩頸、手臂、腋下及大腿內側,叮咬的軌跡會停在衣褲、胸罩、肩帶的邊緣是一大特徵。診斷禽蟎叮咬,除了臨床特徵,還要仔細詢問鳥禽類相關蹤跡,如窗外、冷氣旁、陽台是否有鳥巢,建築物是否常有鳥類出沒停留,是否於戶外晾衣,是否養雞。如病人抓到蟲子帶來當然就能立即辨認診斷。
潘企岳指出,雖然跳蚤、臭蟲叮咬反應也是丘疹樣蕁麻疹,但疹子會大一點,且不會像禽蟎叮咬這麼密集,病史詢問對診斷也很重要,如家中有老鼠出沒則可能是跳蚤叮咬,曾看到樣似蟑螂的小蟲則可能是臭蟲叮咬,疥瘡疹子相對小很多而非丘疹樣蕁麻疹。
更多新聞:繳費才知車牌被仿!女軍官高屏奔走 嘆:被踢皮球錢續繳
如想擺脫及防範禽蟎的危害,首先是要防止鳥類於房子外棲息築巢,特別是窗外、冷氣旁、陽台等處,如發現鳥巢,可等小鳥成長離巢後盡速清除;也要暫時離開已入侵的房間或空間並使用殺蟲劑來清除禽蟎;另儘量避免於戶外晾曬衣物,尤其是有鳥類出沒的處所,且家中保持乾燥,使用空調及除濕機可加速禽蟎的死亡。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