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八里人薏婷隨夫赴非洲盧安達工作,原本打算以研究工作維生卻因疫情告吹,轉身開啟斜槓人生,開設當地唯一一間台菜餐廳,並以牛肉麵及煎餃等在西方食客圈打出名號,成熱銷菜色。
台菜餐廳在歐美並不罕見,但萬里之外的盧安達,總令人回想到血腥大屠殺,首都基加利(Kigali)竟有間台灣餐廳插旗,簡直稀有。菜單上蒸餃、刈包、蛋餅、滷肉飯等台式平民美食樣樣俱全,而這間名為Sizzling Plates的餐廳,背後的靈魂人物是身高不到150公分的薏婷。
除了張羅店內大小事,薏婷還得照顧孩子,她在硬擠的時間內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提到,自己2016年起與在國際組織就業的先生於不同非洲國家工作,先生覺得盧安達環境適合家人,一家子便在這個以咖啡、大猩猩聞名的非洲內陸國落腳生根。
具有生化科技、健康經濟學(health economics)背景的薏婷,原本打算以教職、研究工作,或投入當地非政府組織維生,不料一波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讓有關單位停止徵才,薏婷為家計,不得不另闢他途為生。
好在本身對烹飪蠻有熱忱,薏婷高中在國外求學時就嘗試做牛肉麵、餃子或挑戰碗粿,如今真的暫別理科領域,部分原因是父親2020年過世所帶給她的啟發。
「我回想過去(與父親)相處的時光,以及他如何真正地過日子。我的父親熱愛工作,總是鼓勵孩子做自己開心的事。他對生活的態度,鼓勵我也這樣面對自己的人生。」
毅然決然走入廚房,薏婷除了賣蔥爆牛肉、麻婆豆腐及紅油抄手等外界「想像中的台菜」,她還推出牛腩蓋飯、炒麵、擔擔麵。「所有的麵條及餃子,都是我自己從擀麵開始教當地人手作,小籠湯包一定現包」。她也努力開發台灣小吃,近日甚至推出芋泥包,菜單因此少與其他亞洲餐廳重複。
盧安達上下僅此一間台灣餐廳,客群主要是歐美人士,偶有中國人上門,都是固定喜歡吃Sizzling Plates口味的熟客,牛肉麵、煎餃、茄子炒四季豆,回鍋肉榮登熱銷排行冠軍。就算在盧安達就業的外國僱員來來去去,薏婷相信,只要食物真的好,朋友介紹朋友,還是會有人來。遇到難得的同鄉,她總是熱情相迎,「前前後後這兩年大約6、7個台灣客」。
不過,人在外地,諸多不便。即便已走跳多國的薏婷,來到盧安達也是萬事起頭難,語言隔閡更是最大挑戰。
盧安達官方語言為盧安達語、法語及英語。僅諳中、英語的薏婷總要帶一位翻譯在身邊。此外,盧安達製造業不盛,也不靠海,許多物品高度仰賴進口,所費不貲。經營一家台菜餐廳,薏婷得到處打聽何處進口所需食材,或「乾脆自己進口原料」製成香料或醬料,偶爾上中國超市買些花椒添味。
與當地雇員朝夕相處,更是薏婷的人生功課之一,「這一點就比較不容易」。了解盧安達風俗民情、及時行樂的生活哲學及習慣,甚至討論食材需不需要冷藏的過程也讓她學到不少,個性上也做了調整,甚至妥協,與三不五時的停水停電共存。
比起鄰國,盧安達路上常見軍警,治安相對穩定。未來留不留在這裡,薏婷其實沒多想,也毫不焦慮。她的孩子喜歡在盧安達生活,她也喜歡在這裡撫養孩子,也珍惜盧安達的自然環境及稀有性。「我不知道生活會把我們帶向何方,但是現在,我們在這兒玩得很愉快」。(中央社)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