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18日進行《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第三場公開說明會,邀請線上服務平台等相關業者發表意見,不過,多數業者對該法均表示不安,認為法令制定不清,「NCC可以用個案管理,單方面想管就管」,PTT(批踢踢實業坊)代表更直言,若法令通過,「就跟逼我們(PTT)關站並無不同」,該法令也引起許多網友討論,「以後連私密的聊天記錄都像有一雙眼睛在監控,真的沒想到我們會走到這一步」。 台藝大廣電系教授賴祥蔚表示,《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未來可能產生「寒蟬效應」,衝擊本土業者,並造成網民的言論自由受到限縮,「不管你在網路上寫什麼,只要有人檢舉涉嫌違法,就可能被迅速下架」,對此他向NCC提出2項建議。
賴祥蔚接受《TVBS新聞網》採訪時表示,《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有兩個部分的問題值得探討,第一個是該法其實是學歐盟的《數位服務法》,《數位服務法》規定,主要針對網路平台使用人數超過歐盟1/10的業者,也就是4500萬人,「但坦白講,實際上超過歐盟人數是1/10的網路業者,就是國際前三、四名那幾家」,而那幾家都屬歐盟的境外業者,不是歐盟內的,所以可見歐盟管理的對象其實是境外的業者。但是,政府現在學歐盟,客戶人數用台灣人數的1/10計算,變成2300萬的1/10,即230萬人,「將230萬人訂為標準,台灣大部分的業者大概都被掃到了」,「歐盟是對外,那我們就變成對內了」,這是第一個不一樣。再者,賴祥蔚指出,《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也提到,網路業者如果網路上的內容有涉嫌違法,就不用負連帶責任,「但這樣問題來了,該法又鼓勵大家檢舉上面的涉嫌違法的內容,所以只要任何人一檢舉,那網路業者就知道這個內容可能違法」,而一般台灣的法律,要認證一個行為有沒有違法,動輒3、5年,「網路業者其實沒有能力很快地去判斷這個內容有沒有違反」,使得業者在沒有辦法判斷是否違法的情況下,但又知道違法卻不處理要負連帶責任,就變成「只要收到檢舉,最安全的做法就是直接下架」,未來只要在網絡上有任何批評,不管民眾批評政策、明星、還是政治人物,都可能因為被檢舉,然後遭到下架,未來恐產生「寒蟬效應」,這就是《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目前造成的衝擊。
總歸來看,賴祥蔚說,《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首先會衝擊本土業者,一般的業者他們沒有能力去審查內容有沒有違法;再來,它會造成網民的言論自由受到限縮,「不管你在網路上寫什麼,只要有人檢舉涉嫌違法,就可能被迅速下架」。
賴祥蔚也向NCC提出兩個建議,第一個,我們學歐盟,那應該是網路平台使用者超過4500萬人的才管;第二,如果擔心有人在網路上亂講話,那我們要做的應該是落實「實名制」,例如現在臉書有很多詐騙廣告,有時候去追查,但臉書稱「不知道這個詐騙的是誰」,這就是不對的,落實實名制,也許才可以保護消費者,也同時不要影響到網路言論自由。
對於《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引起民眾不滿與不安,賴祥蔚建議民眾,要捍衛自己的言論自由,台灣是民主社會,民主社會就是可以選舉的時候可以展現民意,也可以主動的跟主管機關表達想法,或者是詢問在地選區的候選人,對於這個相關法案的態度是什麼。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