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技產業踏上減碳之路,不輸半導體及科技製造業,台灣18間加入RE100國際聯盟,承諾2050年前達到100%使用再生能源的企業中,有5間是美妝生技業。但業者也坦言,這其中最大的挑戰在於,生技廠在綠電爭奪戰裡,搶不過半導體科技廠。
散發簡約氣質的純白色牆內,高雄面膜大廠佐研院執行長李昆霖,解說綠建築細節。
佐研院執行長李昆霖:「你看到這個叫作印網膜,我們整棟都是希望採用大量的自然光,但是自然光進來是不是也是會熱,它阻隔了70到80%的紫外線。」
佐研院執行長李昆霖:「歐洲的最高的法規叫PIF,保養品其實你要在歐洲上架是非常非常難的,你必須要提出你全部的檢驗,做好一個產品大概花三百多頁,大概花兩年的時間。」
歐盟PIF認證,代表高品質,就連位於瑞士的保養品研發中心,都願意將製造權,交到這間位於工業區的工廠手中,這一切的發生,來自這顆心臟。
佐研院執行長李昆霖:「聽起來怎麼可能,高雄的水又沒有很乾淨,怎麼可能贏得過瑞士,錯,我們有一個秘密武器就在這邊,我們這個是藥廠等級的濾水系統,我們都會開玩笑說,我們是把用做面板的水,用來做面膜。」
連歐盟都搞得定,佐研院在國際上理應通行無阻,甚至走路有風,然而兩年多前,李昆霖向全球知名品牌萊雅推銷代工技術時,卻吃上閉門羹。
佐研院執行長李昆霖:「他一句話就把我打醒了,不管你東西再怎麼安全,再怎麼有效,再怎麼厲害,你現在你如果沒有走永續這一塊的話,就是無法讓你接代工訂單,我整個嚇傻。」
李昆霖認知到,要真正拿下國際市場入場券,就得先蓋上永續標章,他看上由氣候組織與碳揭露計畫共同成立的RE100聯盟,成員包括蘋果、沃爾瑪、Google、台積電等,所有企業必須承諾2050年前,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
佐研院執行長李昆霖:「對當時我來說是很大的一個轉變,很痛苦,因為代表額外的成本,申請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為加入RE100的會員其實全世界只有300多間,當我們申請過的時候我們是台灣第八間申請過的。」
綠電使用是RE100的重要指標,佐研院今年底將打造太陽能板,目標是在2030年前達到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此外,在保養品研發製程上,也力求將碳排放降到最低。
記者王皓宇:「一片小小的面膜要如何響應減碳,除了打造淨水設備,廢水做後續的水資源利用,無動物實驗,沒有石化來源,不使用環境賀爾蒙,材質上使用可自動降解的生物纖維,每一個步驟都做一些小小的改變,就是對地球更友善的方式。」
佐研院營業事業處長王秀珍:「兩年前我們開始使用這個所謂的拉鍊紙箱,拉鍊紙箱它的特色,是它在封箱包盒的時候它不需要再使用塑料的膠帶,一年可以減少七萬四千平方米的膠帶的使用量。」
佐研院執行長李昆霖:「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無水配方,所謂的綠色配方,新的品牌跟新的保養品幾乎不會用到水了。」
從原物料下手,使用無水配方,為減少水資源浪費,廠內水循環利用也到位。
生產物流處長韓文豐:「空調系統有一個冷卻系統,所以我們的冷卻水是來自於我們的產生的廢水,我們的民生廁所用水,也是用這個廢水。」
生技廠投入節能減碳大戰,佐研院並非唯一,台灣加入RE100的18家企業中,有5家美妝生技類,還包括大江生醫、科毅、歐萊德和葡萄王生技。
記者王皓宇:「擁有將近一甲子(歷史)的葡萄王生技,在2019年加入RE100,也是台灣第四家加入RE100的企業,他們與再生能源售電業南方電簽署綠電採購合約,目標是要在2035年之前,實踐100%的再生能源使用。」
除了採購綠電,葡萄王規劃三階段永續能源措施,包括減少行動、替代行動、補償行動。
葡萄王生技企業永續經營管理師陳育生:「我們的本來的目標是年節電率是1.5%,那結果因為這樣試行下來,2021年的整個狀況,總共提出51項改善計畫,節電率達到3.3%,大概節省了94萬度的電,二氧化碳可能是大概47萬公斤。」
葡萄王預計今年完成龍潭廠太陽能板安裝,在全廠區導入溫室氣體盤查,廢水排放中的化學需氧量將優於標準的30%,平均綜合廢水排放削減率將大於或等於3%,並將食品汙泥回收再利用。
葡萄王生技企業永續經營管理師陳育生:「包材上面其實減碳措施我們目前已經正在做的像是我們在玻璃瓶的輕量化,整個重量降低的話,其實也是做一些減碳的部分在一些鋁箔包上面,我們其實是有購買FSC的永續木材標章。」
這些生技大廠紛紛加入減碳行列,不只為了跟上國際趨勢,其實與國內政策息息相關。
ESG顧問公司執行副總高弘宇:「過去是以這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那現在改名叫作氣候變遷因應法,來因應氣候的急遽變遷的情況,台灣金管會這邊也開始公佈相關的規定,資本額到20億以上的上市櫃企業,全部都要來逐年去揭露說你在ESG上面做了哪一些做為,台灣畢竟是一個出口導向的供應鏈大國,像蘋果這種企業,其實都有出自己的供應鏈廠商的準則,如果不跟隨不當一回事的下游供應鏈廠商,很可能就會被踢出他的供應鏈裡面,會損失大筆的訂單。」
但與製造業不同的是,生技產業屬於B2C,最困難就在,從供應鍊到運送,再到消費端,過程中所產生的碳排量,都並非自己能掌握,只能透過慎選合作供應商、精進設備、選擇綠色原物料、與顧客溝通,透過內控機制,補足各環節可能產生的耗能,換句話說,以溫室氣體排放三大範疇分類,分別是直接排放、間接排放、及非可支配控制的排放來源,生技產業的難處,在排放量主要來源是在範疇三。
高雄大學新能源與電立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連興隆:「生技產業裡面他們的排放量,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其實最大的一塊不是用電,也不是燃燒石化燃料,事實上是它們的供應鏈、價值鏈還有使用端,包括員工的上下班,這些交通的排放的溫室氣體等等,都算在範疇三裡面,所以一個產品,如果你考慮他的生命週期的時候,當使用者使用到這個產品的時候,他在這個使用過程中的碳排量,也算在範疇三裡面。」
不像科技製造業,在製程端就能解決大部分碳排問題,生技產業碳足跡最多之處,往往發生在廠房之外的地方,這些生技業者以身作則,要在淨零議題上,形塑減碳氛圍,打造綠色生態圈,邁向永續發展之路。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