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圓沒有盡頭的貶值,以及近幾年日本大廠的外移,攤開相關數據,可以發現「日本製造」暢銷商品正在發生變化,原先出口主力,電視機跟車子漸漸走弱,而趁勢崛起的是玩具、化妝品及食品類。
一層一層推疊起來,有水果有乳酪有寒天,還有香濃北海道冰淇淋,不只美觀好看,吃起來更是別有風味,而這些食材通通來自日本。
日本進口餐廳負責人林珮緹:「品質很穩定,然後食材的取得他們比較嚴管,他們有做食物的分級,那像譬如說甜度的分級,然後外觀的分級,然後還有色澤的分級。」
把牛排放到高溫鐵板,煎得滋滋作響,等每一面都呈現金黃色,酥脆焦香又保持軟嫩,香煎日本和牛就大功告成。
日本和牛燒肉專賣店經理林詠旋:「日本和牛也開放大概6年的時間,那品質控管一直都很穩定,那再加上它有分級的關係,那大家對於這個也越來越熟悉,對那大家也都知道像A5和牛吃起來肉質,是比較軟嫩等等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台灣人就會比較更追求就是日本的食材,不管是和牛,然後海鮮等等。」
台灣人有多愛數字會說話,日本和牛進口到台灣的數量,從2018年的630噸,到2020年已經飆升到815噸,一舉成長30%,去年2021年的市場規模,更是達到50億日圓。
記者陳文越:「和牛,水果,茶,食品類的商品,打著日本製造的出口額,在近幾年大部分都有持續的增長,包括了化妝品類,短短19年就增長了12倍,而至於玩具類,由於動漫的興起,全球粉絲增加,出口額也有顯著的成長,增長了2.6倍。」
但可不是每一樣Made in Japan,都能跟上時代浪潮,近年不少日本企業,將生産線轉移至海外,同時市場面臨著來自大陸.韓國,甚至台灣企業的強攻,儘管按出口金額計算,最賺錢的仍是規模本身就大的汽車廠商,不過按出口數量來看,是呈現走下坡減少1成,而日本電視機的出口,甚至銳減到至不到一半。
隨著日圓持續探底沒盡頭,甚至創下25年以來新低,民眾最愛的「日本貨」招牌,在國際版圖的定位,也正隨著大環境變化中。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