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疫情從今年1月到現在,已超過129萬人確診,而染疫後除了大家常聽到的喉嚨爆痛、咳嗽、鼻塞、流鼻水等症狀外,小心可能也會出現「新冠譫妄症」。研究指出,有些確診者因腦部受損,引發神智錯亂的譫妄症狀。
在日前,國際醫學權威期刊《刺胳針》曾報告指出,長期住在加護病房,且接受呼吸器治療的新冠患者,譫妄症上身的風險最大。而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在臉書提到了「新冠譫妄症」(COVID Delirium),他指出法國研究,很多新冠重症患者,有84%都會有新冠譫妄症,症狀包括:注意力不足、思緒混亂和意識形態改變。英國研究也發現,有31%的重症者併有譫妄現象。
另外,兒童也會發生新冠譫妄症的情況,美國研究5歲以下兒童重症者,最容易發生(70%)譫妄症,研究人員推測,可能幼童腦部發展未完全,導致容易受到病毒的嚴重破壞。英國也有大數據分析,兒童新冠譫妄症約占6%發生率,隨著年紀升高,發生率也上升:16至65歲發生率上升至15%,超過65歲發生率已上升至20%。
譫妄狀態有3種,小小孩、老人易被忽略
黃軒說明,譫妄又因其表現的活動狀態而不同,可分為以下3種類型:
1.活動量過度型(約占25%)
這類型干擾度最大,患者會狂叫嘶吼、狂亂動,例如很多酒精或一些藥物戒斷時出現的譫妄狀態,病人常有發燒、高血壓、心跳過快、震顫及癲癇,甚至看到不存在的東西或過世親友等幻覺。
2.低活動度型(約占50%)
這是最常見,但最容易被忽略,尤其是小小孩或老年人。大部分患者表現活動力下降、異常疲憊、沒有食慾,會縮在房裡,跟平常的活動量比,也比較不太反應或説話。例如一些肝性腦病變,或某些電解質不平衡的狀況所造成。
3.混合型(約占25%)
這介於活動量過度與低活動度之間。有些重症者一開始表現不太活動、無力,家人也沒察覺,以為乖乖躺著或坐著的兒童或老人都很好,但往往到最後才表現,也影響就醫黃金時間。
黃軒提醒,譫妄症也是新冠肺炎表現之一,但病人的表現不只有譫妄症,也併有咳嗽、頭痛、流鼻涕、拉肚子、食慾不振、嗅味覺消失、不明原因的肌肉痠痛、意識改變,回答常文不對題、兒童有哭的聲音但沒有眼淚、呼吸急促、冒冷汗、發燒等症狀,若能及早發現才能有效治療。
◎ 資料來源/黃軒醫師
原文請見:染疫小心出現神智錯亂!「譫妄症」也是新冠表現之一 2種人易被忽略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2024年末運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