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要因應越來越多的確診者、匡列接觸者的需求,原本五家抗原快篩試劑廠又再加入四家廠商,而其中快篩國家隊不可或缺的重要關鍵,就是試劑原料,而有兩位七年級生,從疫情爆發後,就開始研發抗體試劑,如今已經能提供六成國內廠商快篩試劑的原料。
走進實驗室,從最源頭開始,細菌還有細胞培養液,都是要為快篩試劑原料,做準備。
生醫公司執行長鄭又瑋:「在我們進到大量生產之前。其實說我們會做很多細胞株的開發,我們要挑到一個,表現讓最好的細胞株。所以其實在前面的過程中,我們會做很多的篩選細胞。」
記者劉俐均:「在製造快篩試劑的原料,其中一個重要的步驟,就是這個磁珠純化系統,會經過一到兩小時的洗淨,會分離出像這樣子透明的液體,而這個透明的液體就是抗體,也是快篩試劑中主要原料,最後再交由下游廠商去製造快篩試劑。」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生技業者就已經著手開始研發試劑抗體原料,歷經半年時間,就有廠商取得認證,製造生產,而全體員工只有40人的公司。規模不算大,但是在對抗疫情的重要性,卻是舉足輕重。
生醫公司董事長莊詠鈞:「我們是以研發為導向的一個公司,所以我們很快的就把這個原料,就是遞送給不同的合作的廠商,或是國外的一些客戶。國內廠商目前占我們大概有8成的出貨量左右,就是我們在疫情爆發之後,有縮減一些就是國外的量,如果國內的量能需要增加的時候,我們會以國內為主,如果在地的廠商,可以把這整個產業鏈給串起來的話,其實是最好的一件事。」
掌握其中關鍵的生產技術,不用倚靠國外進口,兩位七年級生創業,以最擅長的抗體、抗原,不僅提供國內超過六成的快篩原料,也讓成立9年的公司首度轉虧為盈。
產線上一道道的流程,將調配好的試劑放入包裝中,一個生產線上需要有人力輔助,但跟口罩不同,快篩劑生產步驟相對複雜,技術難度也比較高。
為了提升產能,就連國軍也加入,國家隊要力拼三個月達到六千萬劑,隨著國內確診人數不斷攀升,首要當務之急,就是要把快篩劑的缺口補上。
生技藥廠發言人丁爾昆:「今年的二月份農曆年的時候,就已經是加班在做生產的動作了。在疫情嚴重的時候,我們主要的銷售對象就是以,比如說最高主管機關,疾管署這邊他的所謂的徵收的一個數量。那除了疾管署這邊來講,我們當然還有一個就是之前疾管署,就是創立的一個所謂,叫做共同契約平台,這個共同契約平台,它是給公家機關上去,做一個訂購的動作。」
從上游再到下游,避免產線受到國際波動,MIT佔比也要漸漸拉高。
從百人到破千人,確診人數、隔離人數幾乎是倍數成長,接下來快篩實名制上路後,該怎麼回報、追蹤能不能落實,達到最有效控管,恐怕考驗才正要開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