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使得外送平台逆勢成長,去年有超過7成的台灣人,曾經使用過外送平台,其中又有3成消費者付錢訂閱會員。根據業者統計,曾經有超高黏著度的消費者,扣掉睡覺時間,平均1.3小時,就使用外送服務一次。市場分析師建議,疫情過後,要穩定客源,仍要提供加值服務,鞏固現有會員的活躍程度。
下午想喝杯咖啡,外送員直接送到家門口,滑開外送平台APP,想吃什麼有什麼,一鍵下單輕鬆方便,對外送平台有高度依賴的趙小姐來說,是生活日常。
外送平台會員趙小姐:「一個禮拜大概五六次、六七次,在家裡他就可以送上門,如果像現在疫情,其實不會想要去餐廳吃飯的話,那也不可能三餐都在家裡煮。」
外送平台會員趙小姐:「一百多塊錢然後大概買四五次、兩三次,其實差不多就算是可以回本了,所以我幾乎每個月還是會買。」
疫情改變飲食生態,以去年為例,疫情大爆發前,台灣外送市場每日約60萬張訂單,3級警戒後,訂單數來到80萬以上,增長30%。根據資策會最新產業數據,2021年,全台有72%消費者,曾使用過外送服務,又以18歲到35歲族群最常用,使用過的消費者中,有超過三成訂閱會員。這些訂閱會員中,男性36%多於女性27%,家長族群35%比非家長28%高,東部與離島訂閱有40%,比北部地區的35%更高。
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工作忙碌家長可能小孩子喜歡吃什麼,讓他們自己去訂購,東部離島的話如果有一些外送的優惠的話,這些地區的消費者,他們可能會更願意來使用。」
消費者使用率多高?外送平台提供的數字顯示,去年10月,訂購外送頻次最高的消費者,平均單日訂購12次,也就是扣除睡覺時間,相當於每1.3小時就訂購一次。除了兩大平台外,第三名的foodomo也在疫情期間奮起直追,新客數成長三倍,總體量成長三成。
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使用外送平台的前五大考量,第一名主要是以能夠享有一些優惠折扣,有的可能是因為運費比較便宜,再來就是服務的便利性,因為可以不用出門,第四名則是像餐點或者是品項價格,第五則是跟疫情有關,就是可以降低接觸人群的機會。」
外送平台逆勢成長,讓餐飲業者在疫情中,多一道護身符,照樣有訂單,但也有小店家選擇多管齊下,考量到成本及抽成,開闢另一條自辦自送的路。
便當業者Isa:「一次大單量抽成一次抽很多錢,所以我們其實會在之前,就有自己承辦自己的系統,優點就是說其實我們會知道我們整個餐點的過程跟狀況,那客人可以直接跟我們反應。」
外送融為台灣街景的一部分,外送平台市占穩定,當前最需要的,是鞏固會員活躍程度,增加消費力,提供加值服務,才能在疫情之後穩住回頭客。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