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第一輛國產的電車線維修工程車,在2021年底終於亮相,由高鐵與中鋼攜手國車國造,「工程車」主要執行軌道上方的「架空線」維修,車輛主結構都是在國內生產製造,可以有效降低維修成本及進口零組件短缺壓力,用MIT技術維護高鐵運行安全,帶您來看台灣高鐵如何打開軌道工業本土化新頁。
平台橫移、水平旋轉,在周圍五米內都能向外延伸,抵達檢修位置,減少技術工程人員攀爬風險,平台上可承重達600公斤,這台多功能維修車就像是變形金剛一樣,隨時轉換方向,節省工程作業時間。
高鐵南區電車線維修課組長吳幸蒼:「畢竟有一些設備離我們的工程車的,有一短距離,如果我們有一個橫移的一個功能,那大大縮短了,減少人員的攀爬。」
具備吊臂和可拆裝式的工作籃,兩位技術人員進行電車線檢修或是有異物卡在電車線上,也能透過高空作業籃的方式,進行排除,相較以往的方式,可以節省下三分之一的時間。
高鐵軌道電力部協理季國欐:「在設計上面,更整合了我們既有的15年的維修經驗,那在整合上面,把我們的作業縱深加寬、加長,那促進了我們的效率,那在它作業的廣度、高度,都能夠利用一台車能夠達成。」
台灣高鐵以日本新幹線為基礎,部分的號誌、機電系統、車輛則採用歐規,而過往的鐵道工業包括維修、機電設備多向德國、日本購買,這次高鐵與中鋼攜手合作打造,首亮的電車線維修工程車,兩款新車,從主要車體結構到零組件,MIT打造,將國產比例大幅提升。
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高鐵公司跟國內的129家的廠商,來進行1227項的維修物料,跟維修設備的一些開發,那當然這個之後的目的,除了提供台灣高鐵來使用之外,也希望能夠結合國內的廠商,然後可以來進軍國際。」
過往台灣鐵道工業缺乏經濟規模,而高鐵訂定十年目標,在維修物料、維修設備、系統更新、技術服務四大領域,零件國產化商機高達170億元,2022年在地採購比率要也要從15%倍增到30%。
國車國造電車線維修工程車,台灣高鐵等了15年,隨著技術以及經驗累積,能否在軌道工業本土化上,再下一城,成為新挑戰。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