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誤會味精了!營養師揭「口渴元凶」 注意1原則更健康

實習編輯 陳昫蓁 報導
發佈時間:2022/02/21 05:15
多數民眾認為味精不健康。(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多數民眾認為味精不健康。(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現代民眾注重健康,煮菜時可能用雞粉、香菇粉、鰹魚粉代替味精,出門吃飯也會要求店家不添加,但味精真的那麼不健康嗎?營養師高敏敏特別在臉書解釋關於味精的刻板迷思。

高敏敏說明,味精是從天然食材發掘,成分相對單純的調味料,其實不是壞東西,主要的化學成分是為麩胺酸鈉,又簡稱MSG(谷氨酸鈉或麩酸鈉),是一種鮮味來源(胺基酸鈉鹽),味精是由日本科學家針對昆布湯頭,分離出的麩胺酸(鮮味來源),而麩胺酸的鹽類,以「麩胺酸鈉」穩定性最好、溶解度最高,造就了麩胺酸鈉(味精)的誕生。

 

高敏敏解釋味精其實是天然的調味料。(圖/翻攝自高敏敏營養師臉書)

高敏敏更指出,其實許多天然食物中都含有麩胺酸鈉,尤其提鮮食材像海帶、柴魚、昆布、番茄等,而民眾總拿這類食材煮湯,是因為內含滿滿的麩胺酸,所以湯頭才會那麼鮮甜。而主婦們常用的雞粉、鰹魚粉、香菇粉,仔細看成分表會發現,其實也是由味精、核苷酸調製而成,只是換一個名詞。

針對民眾普遍認為無味精就代表健康,甚至「聞味精色變」,主要就是因為吃味精可能會口渴,原因是味精中含有13%的鈉鹽,跟鹽巴吃太多會口渴的道理相同,但也因為味精成分中有鈉鹽,不像鹽巴那麼鹹,所以容易過量、造成血液中鈉離子濃度升高、口渴想喝水。高敏敏強調重點不在味精,而是鈉攝取過量,衛福部也建議,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mg(=6g的鹽)。

 
味精不是壞食品。(圖/翻攝自高敏敏營養師臉書)

而傳聞「吃味精會有中國餐館症候群」,高敏敏澄清目前尚無實證有直接關連性,只因曾經有外國人發現,大吃中國菜後會有頭痛、哮喘的症狀,因此寫了篇文章導致味精無法翻身至今。目前研究顯示,大部分人都可以正常代謝麩胺酸,跟吃鹽的關鍵都在「適量」,尤其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腎臟病的患者要多注意。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味精#迷思#誤解#鹽巴#調味料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72

0.0715

0.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