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去年上半年遭逢百年乾旱,結果7、8月又接連出現強降雨,導致暴雨成災,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勢必愈來愈頻繁。水利署的調查報告指出,基隆河沿岸的雨量,近30年來大幅增加5成到7成,導致每秒流量也連帶提高45%,流量變多,代表通洪能力不足的橋梁和周邊社區,將更容易面臨溢堤危機。
新北市新工處工務科長張哲銘:「我們光從肉眼就可以看得出來,它其實有一些斑駁的狀況,還有包含它這個,管架其實就是有生鏽的情形。」
高齡40年的舊長安橋,外觀斑駁腐朽,跟距離不到300公尺的新長安橋,兩相對照,橋面明顯低了許多,甚至一旁的基隆河提防,高度為15.56公尺,舊長安橋卻只有13.03公尺,落差多達2.53公尺,往年一遇到強颱,洪災就會發生。
橋梁過低以及橋墩擋道,都會阻礙水流向下,導致洪水往上漫淹,朝河岸溢堤,因此新北市以200年洪水頻率,進行橋梁改建,讓舊長安橋可耐震抗洪。
新北市新工處工務科長張哲銘:「舊的這個長安橋它大概有三個墩,三個墩其實會影響到我們水流的速度,不管是基隆河不管是我們的淡水河系,那個大安溪河系,都要去做一個不落墩(無橋墩)的一個作業,其實最主要也就是這樣子。」
水利署報告指出,近30年來,基隆河沿岸的員山子、五堵、圓山、關渡,雨量成長了54%到71%,導致基隆河每秒洪峰流量也大增45%,一旦暴雨來襲,除了河堤高度不足的社子島和關渡可能告急,通洪能力不足的橋樑,包括台北市的成美橋、百齡橋,新北的社后舊橋、江北舊橋,和基隆的千祥橋、百福橋、六合橋,都有被洪水淹沒的潛在風險。
台北市水利處副處長吳秋香:「社子島(堤防)大概是標高6公尺,那關渡(堤防)大概是標高4.5公尺,其實都還沒有達到200年的這種保護標準,那其實我們對它也有一些水情的,一些預警機制,達到它的預警機制的時候,我們就會啟動這個疏散撤離,那平常針對一些防汛的一些材料,其實我們也都有備妥。」
每年汛期來臨前,為了避免阻礙水流,台北市水利處都會在河濱公園,進行非固定設施撤離演練,位於基隆河上游的員山子分洪道,也會適時將河水排入大海,避免雨量過大,下游氾濫成災。水利署表示,近年基隆河沿岸,維修加高的堤防已有1.5公里,除了拆除老舊橋梁,平日再搭配河床清淤疏濬、民間自主防災等措施,力求防患於未然。
極端氣候發威,洪水恐怕更猛、更頻繁,與水共生、提高城市韌性,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