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不論是外帶美食,還是在家自己煮,想要吃得健康,不只得慎選食物,使用的餐具,更是至關重要,像是塑膠類不耐熱,可能會釋放環境賀爾蒙,對於人體免疫、神經、甚至生殖系統,都有嚴重影響,不可不慎。
戶外用品業者劉尚燁:「這是鋁合金加不沾塗層的。」
從鍋鏟平底鍋到瓦斯罐,不僅講求安全更要注重環保,讓你煮得趣味吃得健康。
攤開一整排的裝備,從鐵鍋、鋁鍋、塑膠餐盒,到鈦合金鍋具,餐具材質琳瑯滿目,根據不同價位以及飲食需求,可以採用不同配置。
戶外用品業者劉尚燁:「鐵的就分鑄鐵跟鍛鐵,然後鈦的會有純鈦跟鈦合金,鋁的會有分純鋁還有鋁加塗層,一般鋁是比較便宜的,有一派說法是鋁的東西會滲出金屬,一般鈦的它的單價會來得比較高一些,我最喜歡它幾個特性它不會生鏽,重量輕然後沒有毒素,塑膠一般我們就把它當容器,這種東西它是不能加熱。」
各種材質,就屬塑膠最為簡易方便,而我們日常生活外帶餐飲,也離不開塑膠的身影。
一般上班族,午餐外帶拿了就走,大多都是採用紙碗以及竹筷,有時點了湯麵,則會用塑膠袋裝食物,只是專家提醒,塑膠材質,恐怕會產生健康疑慮。
林口長庚毒物科博士林中英:「目前我們的塑膠製品的話,最怕的就是高溫,例如像是有一些像是PPT的東西,聚乙烯那它就不適合去承載,像是酸鹼的東西,或者是一些高油脂。」
塑膠遇熱,除了導致罹癌風險上升,也可能影響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以及生殖器官。
台大動物系兼任助理教授何中平:「我們最常見的就是塑化劑,塑化劑它本身可能又是一個環境賀爾蒙,另外像重金屬它可能也會被稀出,其實最好的為了身體的健康,還是要注意安全,就我們可能要自備(餐具)。」
為了降低食安疑慮,舉凡陶瓷不鏽鋼木質,都是不錯的餐具選擇,但專家提醒,除了選購大廠牌,比較有保障之外,餐具表面也要儘量避免破損。
林口長庚毒物科博士林中英:「如果說是用不鏽鋼的材質,如果你有刮傷的話,在這些已經刮傷的不鏽鋼表面,它會產生一些細菌的聚集,那木製的材質的話,其實實際上也不錯,只是可能要選擇信用良好的廠商,因為木製的材質的話,會在表面用一層所謂的底漆,那那層底漆的話,很容易也是會因為酸鹼類高溫類,甚至於是油脂類的東西來受到破壞。」
魔鬼藏在細節中,別以為日常飲食無關緊要,長久累積下來,往往會造成巨大影響。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