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室患者中有10%是因胸痛而來,其中僅有10%會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而目前檢測心肌梗塞需在0和3小時檢測2次心肌旋轉蛋白濃度,但台大醫院新研究發現,這方式不只耗時,還出現較高的心肌梗塞誤診率,比起3小時監測,加速檢測流程到1至2小時內完成,誤診率比3小時低了4倍,此研究也登上知名國家醫學期刊,盼能藉此促進心肌梗塞診斷流程和檢驗的進步。
更多新聞:好消息!台大做出「關鍵抗原」 能對付Delta變異株
台大指出,目前普遍使用的心肌梗塞流程需要在0小時以及3小時檢驗兩次心肌旋轉蛋白濃度,稱為0/3小時流程,但病患必需在急診等待較長的時間,除了造成急診室的擁擠,在新冠肺炎疫情籠罩之下,在急診不必要的等待更增加了暴露新冠病毒的風險。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李建璋發起全球國際合作研究,結合11個國家32個頂尖研究團隊、30066人資料發現,全球普遍使用的0/3小時心肌梗塞診斷流程,竟有較高的心肌梗塞誤診率,正確性不如新發展的0/1或是0/2小時加速診斷流程。
台大表示,過去學界普遍認為不同時間的診斷流程只是效率的問題,但是此研究證實不同時間長短的診斷流程,不僅是效率的問題也是病患安全的問題。研究結果顯示,每1000個急診胸痛病患,使用標準3小時流程則會有高達15個心肌梗塞病患被誤判為正常,使用新流程則只有3個心肌梗塞病患會遺漏診斷。
此研究是目前樣本數最大,證據等級最高的研究,刊登在美國發行量最大影響力最高的的三大期刊之一「內科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預計將帶動指南改寫、急診室對心肌梗塞的診斷和檢驗方式。
以國內狀況來說,大部分醫院普遍使用標準0/3小時流程,此外,尚有為數不少的醫學中心還延用上一代的心肌旋轉蛋白檢驗沒有更新,這篇論文將有助於推動國內心肌梗塞診斷流程和檢驗的進步。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