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每次地震北市都信義最搖? 氣象局解答曝「這也發生過」

實習編輯 徐榮佑 報導
發佈時間:2021/11/15 17:40
最後更新時間:2021/11/15 17:40
民眾好奇,為何發生地震信義區會比較晃。(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民眾好奇,為何發生地震信義區會比較晃。(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10月下旬台灣民眾才經歷今(2021)年最大地震,昨(14日)晚宜蘭近海又發生一起芮氏規模5.3地震,中央氣象局研判,這是10月那起強震的餘震。而地牛突然翻身,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民眾很有感,但也相當好奇,「為何每次地震,信義區都比北市其他地區搖?」對此,氣象局也給出解答。

14日晚間9時5分發生有感地震。(圖/中央氣象局)

 
氣象局指出,14日晚間9時5分,宜蘭縣近海發生芮氏規模5.3、震央深度66.7公里淺層地震。最大震度3級地區分別為宜蘭縣、雙北市及桃園市、台中市,而北市又以信義區震度3級最大,高於台北市2級,木柵、陽明山1級。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技正林昭儀研判,這波地震是10月24日下午宜蘭規模6.5地震的餘震,不排除1週內再有規模3至4地震。

更多新聞:印度神童又中!日本印尼連震「逃不過災禍」 12月再爆3危機

突如其來的搖晃,儘管震央不在雙北,昨晚仍有位於北市信義區的網友感受強烈,並在臉書社團「信義區三兩事」留言詢問,「為何每次地震,信義區都是比台北市其他地區搖,例如剛剛信義區3級,台北市2級,請問有人知道原因嗎?」

 
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造成台南嚴重災情。(圖/TVBS資料畫面)

對此,氣象局曾解釋,台北地形屬於盆地,本身「場址效應」比較大,而信義區因地質屬於較鬆軟的泥層,所以場址放大效應會比其他地區更大,地震感受程度就比較搖晃。所謂場址效應又稱「盆地效應」,當震源的地震波傳到地表時,因地表地質軟硬程度,影響該地區震度大小。

更多新聞:你是哪派?發文報平安、拔腿狂奔 網列地震來了十大反應

另外,2016年2月6日凌晨3時57分,高雄市美濃區發生芮氏規模6.6地震,震央深度僅14.6公里,卻造成非震央的台南市嚴重災情。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說明,岩層鬆軟處容易出現場址效應,嘉南平原地震案例也曾觀察到,明明震央於南部別處,但嘉南地區震度較高。

測報中心補充,民眾感受到的震度,主要受斷層、板塊破裂程度及震波傳遞路徑影響,每起地震發生原因,引發的震波走向都不同,因此並非每次發生地震,特定區域都會出現場址效應,還是要視單一個案加以分析。再者,若民眾住在較高樓層,感受到的晃動程度也會比較大。
 
→緊抓話題熱點,與你討論全球大小事!點我追蹤【TVBS Twitter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地震#震度#信義區#氣象局#搖晃#場址效應#盆地效應#震央#災情#嘉南平原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24

0.0950

0.2374